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793648
大小:20.58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28
《“钟面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说明.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钟面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说明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 杨昕明 陈凤伟【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钟面上有1~12这12个数,认识分针和时针,知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述,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培养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使他们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很简单、很有趣,使他们愿意学数学。 【教学
2、重点】 1.认识钟面,会区分时针和分针。 2.知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教学难点】 知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教学过程】第10页共10页 一、引入 1.激情引趣。 猜一猜:(电脑演示)“大家好,我叫小明。今天我想先为大家猜个谜语,看看你们谁最聪明。” “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嗒嘀嗒不停走,叫我按时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谜底:钟表) 2.举例说明。 (1)观察形状各异的钟表(电脑演示),请学生说一说钟表有什么作用。 (2)教师明确钟表的作用。 师生
3、共同认识:这些钟表虽然大小不一,形状不同,但是,都可以帮助人们掌握时间,安排好一天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二、新授 1.认识钟面。 激发学生:大家都知道有关钟面的哪些知识呢?学生回答。 共同认识: (1)认知钟面上有12个数,及12个数的意义和顺序。第10页共10页 提出问题:钟面上的12个数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排列的方向呢? (2)观察时针、分针的特点,正确建立“时针”“分针”的表象。 提出问题:时针、分针一样吗?有哪些不一样? 指导学生:学生之间互相说一说时针和分针的特点;请学生给大
4、家介绍时针和分针的特点。 2.认识整时。 (1)教师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们会看表吗?” (2)课件显示: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怎么知道这是3时,这是5时,这是8时的呢? 学生讨论。 反馈讨论结果。 师生共同总结:长长的分针指着12,短短的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教师提出问题:你们会拨出钟表上的时间吗? 请用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试着拨出7时,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拨的。 (4)发散练习:请学生想好一个整时刻,并拨在钟面上。第10页共10页 展示学生拨钟表的情况,并注意认读10时,区分12时、
5、6时和9时。 3.课中操《时间像小马车》。 4.认读整时。 创设情境:小明的一日生活。 课件演示: 学生观察情景图,正确地认读钟面上的整时。 5.教师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教师启发学生:小明的生活真有规律,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像小明这样安排好自己的时间,让小闹钟成为我们的好帮手。 三、技能训练 1.基础训练。 小明不仅平时生活有规律,周末也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我们一起看看星期六他都安排了哪些活动。 (1)读一读:公园门口的时间牌,早上6时──晚上9时(钟面表示形式)。 (2)认一认
6、:商场门口的时间牌,早上9:00──晚上10:00。 (3)拨一拨:图书馆门口的时间牌,早上8时──晚上8时,区分两个8时。第10页共10页 教师提出问题:请你们把这两个时间拨出来。为什么只拨一个?在钟面上显示的是一样的,它们有什么不同? 2.拓展训练。 (1)动手操作:根据指令,自己画钟面。 启发学生:老师这里有几个奇怪的钟面,奇怪在哪儿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调皮的时针不知道跑哪儿去了,请你们把它找回来画在它应该在的位置上。 2时(缺时针)、11时(缺分针)、1时(缺时针和分针)。 (2)观察
7、、比较:观察不同表示形式的钟面(实物投影),并依据规律认读时间。 教师启发学生:钟表这个大家庭里有各式各样的钟,你们见过这样的钟面吗?(罗马数字、表盘上没有数字)有谁认识这些符号?现在是几时?第10页共10页 (3)估算与推理:星期日,小明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香山看红叶。他们早上8时从家里出发,路上乘公共汽车需要两个小时,你们知道他们几时到达目的地吗?(电脑演示)由于不想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和工作,他们准备在下午4时回到家。因为玩得很累了,妈妈建议打出租车回家,这样路上只需要一个小时,你们知道他们是几时从香
8、山返回的吗?(电脑演示) 3.应用训练。 电脑演示:“小朋友,看我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呀!你们能不能像我一样,也为自己安排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周末活动时间表呀?”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1.重视情境的创设,在生活化的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应用数学的情感、意识。 “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不仅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更是学生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内在动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