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791471
大小:6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9
《(报告)镇文化发展调研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镇文化发展调研报告iff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切实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推动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此,笔者就XX文化发展作了深入调研,提出一些建议和打算。一、基木概况小河镇地处大药山东麓,牛栏江西岸,距具城143公里,北接红山乡,西北倚东坪乡,西南连药山镇,东南邻新店乡,东隔牛栏江与鲁甸具乐红乡、梭山乡相望;地处两具六乡镇腹心地带,国土面积191.3平方公里…略去部分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最高海拔3950米,最低海拔701米,相对高差3
2、249米,典型的立体气候,独特的地形地貌,独特的自然条件,独特的资源优劳,独特的人文景观,独特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小河镇特有的历史文化。二、发展优势(一)独特的白然资源优势一是境内有云雾白海似的大药山、文家河、山堡满天星力苗山茶花、竹山灯盏仙人洞、拖车烈士陵园和龙纯祯祠堂以及牛栏江峡谷白然风光等旅游资源亟待开发。二是小河镇处于构造侵蚀、溶蚀屮山地貌区,地形坡度以大于25。以上为主,广泛分布备种类樂岩组,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大的海拔相对高羌,使小河镇呈现岀典型的立体气候类型,造就了小河镇神奇迥异的自然风貌,是小
3、河镇旅游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笔丰富资源。(二)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一是竹山“狗鼻了”当年大军生与死的剿匪精神历代传诵;现存拖车的龙氏碉堡体现着屮国“龙文化"的精髓;著名治癌专家黄传贵展示着小河人的风采。小河镇发展历稈中积淀的历史文化,丰富了小河思想文化发展、繁荣的内涵。二是小河镇是多民族聚居乡镇,民族特色文化种类多、内容广,少数民族服饰、语言、原生态音乐、舞蹈等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民族传统节日如彝族“火把节”、苗族“四月八”、“姊妹节”、“芦笙节”、“赶秋节”、“鼓藏节”等。苗族能歌善舞,古歌、飞歌、情歌,芦笙舞、古瓢舞、
4、木鼓舞、板凳舞,尽展苗族风情。苗族人口主要聚居马安村、竹山村、山堡村,依然保留着独具本民族特色的衣着打扮、服饰制作T艺、语言、节LI等民族风俗。苗族服饰有“穿在身上的史书”Z称。一年一度的苗族花山节,既诠释了苗族历史和“穿在身上的史书”,又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延续和拓展了民族民间文化,形成独具一格的地方文化。(三)文艺工作成绩斐然小河镇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文艺事业成绩斐然。•…小河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广场舞为载体的集镇文化活动繁荣,小河镇广场舞曾被昭通电视台选播,全民健身运动气氛较好。(四)基础设施建设
5、稳步推迸•一是通过不懈努力,集镇新区建设和老区改造完成投资XX力元,老区砖混房屋立面改造已全部完成,两座高架桥、两座人行石拱桥已全面竣工,展现了青瓦白墙、深具“水乡古韵”的新小河。二是全镇14个村远稈教冇设备全部安装调试完成,镇党委督促村两委干部定期组织群众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农业科学技术和各种文化艺术宣传片,使群众思想道徳素质得以提升、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科学种养水平逐步提高。三是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镇文化站、文化活动广场改扩建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为小河镇思想文化发展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三、存在问题(一)重
6、视不够、保障不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一些先进思想大量涌入,人们在盲目追求“西化”的进程屮,逐渐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发展,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对群众文化、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视、支持力度校弱,投入农村文化建设资金总量偏少,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氛围不浓,社会力最参与仍然缺位。部分村级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文化建设是上级部门的事,是“城里人”的事,农村文化建设可有可无,而上级主管部门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导致部分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常年没有或只有很少活动经费,农村文化活动
7、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乡镇文化活动经费无保障,文化设施简陋,无法起到宣传教化、休闲娱乐的作用。(二)是投入不足、设施滞后。各项建设任务增多、资金投入增多,使得投入到文化发展的资金极为有限,从而制约了文化的发展繁荣。小河镇马鞍、竹山、山堡等3个苗族獄族村,距离集镇较远,而当地没有民族文化广场,许多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民族文化潜力无法得到全血挖掘、民族精神无法完全得以体现。投入不足,设施滞后,成为小河镇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三)是人才缺乏、力量薄弱。小河镇文化站技术人员配备严重不足,目前只有2个人,而且都不是专业的文化工作者
8、,加Z长期得不到培训学习,整体素质亟待提高,而且大多数村级文化活动场所没有文化管理员,农村文化工作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正确引导,文化工作没有“脚”,难以站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农村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妇女、儿童,使得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后备力量明显不足,文化T作质量不高,各项文化活动难以正常开展,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