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脱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_王林生.pdf

甘薯脱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_王林生.pdf

ID:57791032

大小:113.2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02

甘薯脱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_王林生.pdf_第1页
甘薯脱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_王林生.pdf_第2页
甘薯脱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_王林生.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甘薯脱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_王林生.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24卷第10期2005年10月种子(Seed)Vo.l24No.10Oct.2005甘薯脱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2王林生马晓玉(1.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洛阳471003;2.河南省民权县农业局民权476800)摘要:本文论述了甘薯病毒病的发现及危害,阐明了甘薯脱毒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报道的生物学原理,探讨了甘薯茎尖组织培养、病毒检测及脱毒试了甘薯病毒病的发生与危害。在美洲和非洲地区,病管苗的快繁技术,分析了脱毒甘薯四级生产程序及增产性能,[4]毒病造成的甘薯减产达20%~57%。甘薯病毒病提出了脱毒甘薯存在的问题与应用前

2、景。广泛见诸于我国甘薯产区。1990年徐州甘薯研究中关键词甘薯脱毒技术茎尖培养快繁心,从全国主要甘薯产区采集的1127份材料诊断表[5]明,80%的材料都显示病毒症状。1988~1991年杨甘薯广泛种植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我国是世2永嘉等在我国甘薯主产区调查发现,品种发病率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年种植面积600万hm,年产[1]100%。由病毒病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达20%~鲜薯1亿多吨,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世界的30%,严重的可达50%以上,仅河南省每年由甘薯病69.4%和84.6%,在粮食生产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毒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3、达20亿元人民币。置。生产中发现甘薯病毒病是引起甘薯产量降低、品[2]质下降和种性退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多年来,国内2甘薯脱毒的生物学原理外许多学者都致力于甘薯抗病毒育种及甘薯脱毒的研甘薯脱毒是生物技术与病毒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究工作,以寻求防治甘薯病毒病的最佳途径。目前,我物。其原理是根据病毒在植物体内的运转及分布特点国还没有育成抗病毒品种,又无特效药剂防治甘薯病和规律,采取茎尖剥离,进行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的方法毒病。采用茎尖脱毒技术仍是防治甘薯病毒病的最有而获取无毒苗。病毒在植物体内的运转方式有2种,效措施。一种是通过胞间连丝运转,速度很慢,

4、难以追上活跃的1甘薯病毒病的发现及危害茎尖分生组织;另一种是随着营养物质流在维管束系统运转,速度较快;但因茎尖分生组织中维管束系统尚自1919年瑞典Ensign首先发现甘薯病毒病以未形成,病毒颗粒很难通过;同时,因茎尖分生组织细来,世界上已报道20种病毒和一种类病毒侵染甘薯。胞剧烈的新陈代谢,使病毒无法控制寄主的生物蛋白我国1955年首次报道甘薯病毒病,但未引起人们的足质合成,且分生组织中生长素浓度较高,也阻碍病毒的够重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继续。我国甘薯复制,从而使病毒无法复制。所以,病毒极少或没有侵病毒病主要类型为甘薯羽状斑驳

5、病毒(SPFMV)、甘薯染茎尖分生组织。病毒浓度愈向茎尖愈低,从薯块上潜隐病毒(SPLV)和褪绿斑驳病毒(SPCFV)。类花叶切取的0.2~0.4mm茎尖培养的试管苗极少或没有感菜花叶病毒(SPCLV)也有发现。在山东,杨崇良等发[3]染病毒。再经指示植物嫁接或酶联免疫吸附法现烟草花叶病毒也普遍侵染田间甘薯。甘薯系无[NCM-ELISA]进行病毒检测,即可得到真正的甘薯脱性繁殖作物,长期通过秧蔓、薯块进行繁殖,极易感染[6]毒苗。病毒。病毒侵染甘薯植株体内,改变了细胞的代谢途径,使正常的生理机能受到干扰和破坏,造成种性退3甘薯脱毒苗的培养

6、化,抗性降低。病毒侵染并在甘薯体内不断积累,病株3.1外植体的选择与培育表现为花叶、皱缩、卷叶、黄化、叶子变小,老叶上出现选择适宜当地栽培的高产优质品种薯块,在30e紫色边缘的褪绿斑,也有的沿叶脉形成紫色羽状斑纹;左右下催芽(或生长良好的植株),当幼苗长至30cm长势减弱,秧蔓变细变长。地下部分,薯块变小,表面(3~4周)就可以剪苗做茎尖培养。粗糙。有的发生褐色纵裂,排成横带状,也有的在薯块3.2茎尖剥离与培养内部形成褐色内木栓,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剪取茎尖顶端3~5cm,去掉叶片,先用0.1%的洗衣粉液洗涤5~10min,然后用自来水冲

7、洗30min,随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酒精浸泡0.5min,再用收稿日期:2005-06-29。基金项目:河南科技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2.5%~5%的NaClO溶液消毒7~10min,无毒蒸馏水作者简介:王林生(1965~),男,副教授,硕士;从事植物遗传育种、种子冲洗3~4次,将茎尖置于解剖镜下,轻轻剥去叶片,切生产教学与科研工作。取附带1~2个叶原基(长约0.2~0.4mm)的茎尖分#51#第24卷第10期2005年10月种子(Seed)Vo.l24No.10Oct.2005生组织,接种到MS培养基上。培养所需温度28~乎所有侵染

8、甘薯的病毒都感染巴西牵牛。也有用牵牛30e,光照强度2000~3000lx,每日光照12~16h,培属的裂叶牵牛(IpomoeaNip)和牵牛花(IpomoeaNil)养25d左右,芽变绿后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