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77180
大小:2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2-24
《世界的地形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世界的地形说课稿㈠教学目标根据课标,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者统一以及地理知识分层次掌握的要求,加上对教材的分解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我将在《世界的地形》一课中使学生达到以下的三维目标:(1)一是知识传授方面。使学生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了解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地理事物的想象能力。(2)二是能力培养方面。能够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典型的五种地形类型并且能够对照地图说出世界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的名称以及它们所在的大洲。通过读图、识图、
2、分析图、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进行空间地理事物的想象能力、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说明解释地理事物能力。(3)三是思想教育方面。使学生关注当地的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㈡教学内容1、简介教材地位。本课是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中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的第一课时,第二章《地球的面貌》是学习地理的基础。通过第三节《世界的地形》的三个课时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认识主要的地形类型,并且能够阅读常用的地形图。在第一课时将学习——陆地地形。2、教材处理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教材是教学的依据,作为教师可
3、以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我在处理这节教材时本着两个指导思想,第一是注意线索清晰、图文并茂,使教材知识系统化、又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第二是符合普遍认识规律,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方便学生记忆。于是我打破原来的顺序把这节课教材五个知识点:概念;图表;两组地形类型比较;景观图;陆地上山脉和平原分布。把它重新编排为三个内容模块:概念景观图;图表;两组地形类型比较、陆地上山脉和平原分布。3、重点、难点及确定的依据。本节课的内容由海拔、相对高度概念、比较五种地形类型及差异和在地形图上识别这五种陆地地形两大部分组成。重点定为海拔、相对高度概念
4、、比较五种地形类型及差异。确定的依据有两个,一是学习地形图的基础;二是使教材知识系统化、又激发学习兴趣,又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将它确定为重点。本节课的难点是在地形图上识别这五种陆地地形。确定的依据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教材一个是学生。在教材方面,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阅读有关的区域地形图。二是初一学生同时接受消化这么多知识信息的能力有限;学生对地形图有关知识的了解有限,记忆、想象空间事物的能力也有限,所以把它列为教学难点。㈢教学方法1、总体的教学构想及构想的优点或依据。在《世界的地形》的总体教学构想是突出两点,一
5、是突出知识结构,二是读图、识图和说图,一改学生以往的死记硬背,进而形成感知、体会、欣赏,再感知、再体会、再欣赏直至成功。其优点是有利于教师的认知体系转化为学生的认知体系,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地图教学,加强图文转换能力的培养,完善认知结构。2、具体的教学过程(导入、讲解、结束等)设计及其优点或依据导入方法是影象导入,首先展示陆地地形景观片段,然后导入新课。优点有二,一是采取直观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在后面讲解陆地地形景观图的时候,可以考察学生观察、记忆能力。讲解方法是师生角色互换。先让学生担任解说员解释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
6、,教师协助演示图表,并提出问题由学生给解答。优点是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促进者、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达到“教学相长”。结束设计:结束每个独立的内容的时候,及时进行课堂小结,并完成、完善板书。这样既可以给学生以完整的全局的概念、突出重点。3、转折点、难点知识教法设计及其优点和依据。教学重点“重点定为海拔、相对高度概念、比较五种地形类型及差异。”的教法设计:讨论分为三步进行,第一、设疑。我们用什么表示这些地形的高低呢?平原和高原、山地和丘陵有什么不同?第二、质疑。在地理上是怎么表示地形的高低的呢?平原和高原、山地和丘陵
7、共同特点又是什么?第三、解疑。通过观察、阅读、讨论、演示、练习,理解概念及五种地形类型特征。设计的目的有三个,第一个目的,在学生动耳、动眼听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动脑思考、动嘴说、使多种器官协调运用,促进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发展。第二个目的是通过教师讲,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把这节课推向高潮。“难点是在地形图上识别这五种陆地地形。”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学时我将采取“讨论、讲解、归纳”的方法,首先出示P32世界地形图。学生在读图后很容易就说出,这五种陆地地形。然后让学生讨论“你是根据什么做出的判断?你
8、各举一个世界之最,并且和同桌交流。”在活动中教师提示性讲解,最后归纳出结论,完成填表。这样教学既能使学生从感性知识入手,上升到理性认识;又能分散难点,使理论条理清晰、便于理解;更能使学生全面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