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769534
大小:6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7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欧姆定律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的]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的物理意义;2.能较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3.培养运用物理公式解答物理问题的习惯和能力。[重点难点]1.重点是欧姆定律所揭示的物理意义及其数学表达式;2.难点是欧姆定律的实验及其设计;关键是做好本节的实验。[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得出了导体屮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和它的电阻的关系,请一位同学叙述一下这个关系(抽中等学生或差等生不看书回答)。大家认为他说得对吗?(不足之处由学生订正)上节课我们曾经把这个关系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
2、,请一位同学回答是怎样表示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R—定时,II/I2=U1/U2(1)U—定时,T1/T2=R2/R1(2)二、新课教学这节课要学习将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得出的一个电学的基本规律,即欧姆定律,大家阅读课本,请一位同学写欧姆定律的内容。欧姆定律的内容中好像比上节实验得出的关系少设了一点什么,你们发现了没有?师生交流:1、在电阻一定或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是否意味着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不需耍保持电阻不变这个条件了呢?2、定律没有指明“正比”、“反比”所应满足的条件,还意味着它能适用于电压、电阻同时都变化时,电
3、流应如何变?教师:欧姆定律的公式中,U、R、T各表示什么?各量各用什么单位?(学生答)。这个公式是怎样概括表述了欧姆定律的内容呢?我们以导体电阻R—定的情况来说明,若导体两端的电压由U1变为U2时,流过导体电流由n变为12,则由(3)式可以写出下面两式。(教师一边叙述一边板书)将两式相除,即得到(1)式.板书:R—定时,T1=U1/RI2=U2/R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它的电阻由R1变为R2时,电流由n变为12•请同学们由(3)式导山(2)式.(学生推导,教师巡视后,请一个学生说出他的推导过程,教师板书)板书:U—定时,T1=U/R1
4、I2=U/R2三、合作研究:运用欧姆定律解答实际问题:请思考黑板上提出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学生开始阅读时,教师板书.然后巡视指导约6—7分钟后,提醒学生结合板书的三方面思考)⑴计算的问题:(U、R、I三个量中,知道两个可求其余一个)(2)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格式:(画出电路图或写出已知条件、求解物理量一写出根据公式一代入数据一计算结果)(3)物理量的单位的运用:(若已知量的单位不是伏、安、欧,要先化为伏、安、欧再代入式子计算)(4)大家阅读“想想议议”中提出的问题,分组议论一下。为什么安培表不能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去?伏特表接到电源两极上为什么
5、不会被烧毁?(学生回答,教师订正)四、练习反馈(1)工厂中车床照明灯采用36伏的安全电压,某车床照明灯工作时灯丝电阻是32欧,求通过灯丝的电流。(2)—段导体两端电压是2伏时,导体屮的电流是0.5安,如果电压增大到3伏,导体中的电流多大?(3)电压保持不变,当接电阻为242欧的灯泡吋,电路中的电流为0.91安,如改接电阻为165欧的电烙铁,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大?五、小结教师:这节课我们在实验得出的规律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了欧姆定律.刚才大家看到,应用欧姆定律,不仅可以定量计算各种电学问题,而且还能简单明了地解释像安培表为什么不能直接接到电源
6、两极上这类物理问题,今后学习中我们将会接触到这一电学基本规律的广泛应用,在作业中一定要注意解答的书写格式。六、欧姆定律教学反思1、本课教学设计的关键之一是处理好第一节的实验规律和欧姆定律的关系,使学生易于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的物理意义。特别是欧姆定律的公式为什么那样表达,是初屮物理教学屮的一个难点。采用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再令K二1的办法引出,超出初中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是不可取的;直接把公式抬出来,不说明它为什么综合概括了实验规律,就急急忙忙用公式去解题的办法,给学生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留下悬案,也是不妥当的。2、由于采用了学生阅读课
7、文的措施,这不仅有力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而且也减少了教师的重复板书,节约了一些教学时间,有条件加两个课堂练习题。这两个练习题的目的不仅在于强调在涉及物理量的变化关系时,可以用比例法巧解,而且也再一次强化了欧姆定律与实验所得的规律的一致性的认识。但对U、I、R三个量同时变的问题,仅在教师阐明定律的意义时提及,在练习题中没有涉及,留待后续学习中去深化,以免加大学习的难度。3、定律中的U、I、R是对同一导体而言,在本节课只需提醒学生注意就可以了。不必去讲不同导体的U、I、R要用下标区别的问题。待学习电阻的串联吋,有了这种需要再提出来
8、,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