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762266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6
《河北北方学院毕业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河北北方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教授(主任 )【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病理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收治的5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类病人均在手术后3~7天发病,通过挤压切口,加压包扎,拆除部分或全部缝线,TDP照射,引流,换药和Ⅱ期缝合等措施均达到切口愈合。结论皮下脂肪组织肥厚和高频电刀及
2、操作不当以及手术操作不当可诱发此病,早期发现和及时局部处理是治愈的关键。 【关键词】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高频电刀;手术技巧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肥胖人群逐年增多,再加上高频电刀的广泛普及与应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创口愈合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延长了愈合时间,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了精神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及早发现和恰当的处理,能缩短疗程,减轻医生压力。我院1996年1月~2010年12月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58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
3、料 本组病例男18例,女40例,年龄28~72岁,平均50.2岁。上腹部手术18例(胆囊切除术14例,胃大部切除术2例,胆总管探查术2例)。中下腹部手术40例,剖宫产33例,卵巢囊肿剥除术1例,前列腺摘除1例,阑尾切除术5例)均为肥胖病人,所有病人手术后3~7天切口出现黄色或淡褐色渗液,内混有脂肪滴,切口外观无明显红肿,部分切口组织有硬结,渗液涂片镜检,可见较多脂肪滴, 细菌培养阴性。 1.2治疗方法 根据腹部切口渗液情况,将病人分为三组。A组36例,条件为发现切口渗液量较少。切口没有裂开,每日挤压切口1~2次,每次
4、尽量将液化的脂肪液体挤净,然后切口表面敷一层碘伏或酒精纱布,切口TDP照射30分钟。然后切口再加压包扎。TDP照射每日1~2次,照射时掀开切口外层纱布块。B组14例,条件为发现切口中等量渗液,切口部分愈合不良,及时拆除部分缝线,挤净切口渗液,放置庆大盐水纱条引流,每日换药1~2次,同时应用TDP照射,时间同前,直至愈合。C组8例,条件为发现切口渗液量多,切口全长均不愈合,皮下组织全部游离,切口凹陷,拆除全部缝线,挤净渗液,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庆大霉素盐水纱布湿敷,敞开引流,每天2次,至切口肉芽组织、新鲜后,再进行Ⅱ期缝合,用腹
5、带加压包扎。三组病人均静脉应用抗生素3~5天预防感染。 1.3治疗结果 A组病人切口手术后3~5天愈合。B组病人均手术后7~10天愈合,无需进行Ⅱ期缝合。C组病人一般换药5~7天后进行Ⅱ期缝合,平均愈合时间18~22天。 2讨论 2.1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标准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具有以下临床表现应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①多发现在术后3~7天,在常规检查切口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按压切口时皮下有渗液涌出,绝大部分病人除切口有较多渗液外,无其它自觉症状。②切口愈合不良,局部凹陷,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
6、肪滴。③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④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养无细菌生长。 2.2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原因 ①切口脂肪液化与体型肥胖,并与术中是否使用高频电刀等有关。其发生机制可能脂肪组织本身血运较差,手术切断血管,使血运更加减少,脂肪细胞因缺乏营养坏死液化,发生无菌性炎症,各种机械性刺激如高频电刀止血、拉钩压榨等,由于脂肪组织导电不良,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的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脂肪组织发生氧化分解无菌性炎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②
7、手术中缝合切口缝线不易吸收或缝合过紧影响血运,缝合过松使切口没有完全闭合容易留下死腔、形成血肿等都可以导致切口脂肪液化。③胃肠及胆道内消化液的化学刺激作用。 2.3切口脂肪液化的处理方法 我们认为应该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我院将58例病人根据切口愈合及渗液多少不同分成A、B、C三组来治疗,均达到了预期目的,病人比较满意。若切口渗液量较少,切口没有裂开,发现后立即挤压切口,排净渗液,切口表面敷盖碘伏或酒精纱布,TDP照射,然后切口加压包扎。若切口渗液较多,部分切口愈合不良,且皮下游离,发现后拆除部
8、分缝线,排净渗液,放置庆大霉素盐水纱布条引流,频谱仪照射,直至愈合。若切口大量渗液,全层均不愈合,皮下组织全层游离,皮缘凹陷,应拆除全部缝线,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再以庆大霉素盐水纱布湿敷敞开引流,及时无菌换药,保持外层纱布清洁干燥,切口创面肉芽新鲜健康后再进行Ⅱ期缝合,腹带加压包扎。抗生素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