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课程思考题.doc

《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课程思考题.doc

ID:57760172

大小:59.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6

《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课程思考题.doc_第1页
《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课程思考题.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课程思考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课程思考题1.“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人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套古老的范畴体系和观念系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它包含哪些对中国文化有深远影响的基本观点?2.探究“天”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是个重大的根本问题,古代先哲在此关系上的基本观点?3.任何一个民族的科学技术的形成、发展、兴衰不是孤立的,往往同其赖以生存的文化母体息息相关。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是以儒佛道并称,尤其以儒道互补为体。以儒道互补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结合儒道互补的传统文化型态对

2、于古代医学的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4.汉代史学家司马谈在对道家的评价中,重点提及道家思维具备“因循时势”的显著特征,譬如大家熟悉的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庄子的“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等,请你阐述“因循时势”的含义。5.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书中写道:“所有的翻译家和评注家都把’为’字原原本本的译成’行动’(actio®,于是道家最大的口号“无为”就变成了“没有行动”。我相信大部分的汉学家在这一点上都错了。”请问:道家提倡的“无为”,其准确含义是什么?你觉得这种理念对你的日常生活有何启

3、迪与帮助。6.儒学是历史上的“显学”,曾对中医药学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庞大的儒医群体即是体现之处。北宋政治家范仲淹曾言道:“不为良相,即为良医”,集中地反映出“医儒同道”的文化特色。结合已学过的《中国医学史》课程,谈谈儒医群体的特征、贡献及其局限。7.中国古代学术深入研究了如何通过调节以维持整体和谐,从而实现长久存在和持续发展的理论,其核心就是“中和之道”。这一思想贯穿于科学与文化的各个方面。你是如何看待“中和之道”的价值?对于你的学习、生活有何借鉴意义?8.学者刘长林在其《中国象科学观》书中言道:“就中国和

4、西方两种文化相比较来看,中国文化传统主流选取的是’象’的层面,而西方文化传统主流选取的是“体”的层面”,由此导致中西方不同的认知取向,譬如所谓“西方实体求原”、“中国观物取象”观点,你对此有何看法?结合自身中医学理论知识,提出你的见解。9•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感应概念的应用十分广泛。自然、社会、心理各领域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发生的许多相关性、对应性联系,大多被称为感应。中国古代学术在宇宙普遍联系中寻找出感应关系,并以此观察世界,于是发现了许多值得研究的信息联系。请举出中医学理论中“感应”概念的运用实例。10.“气”是

5、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在中国古典文献中,或许没有比“气”应用更广泛的概念了。在汉字词汇中,由“气”组成的词和词组也是最多的。这说明“气”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以及阅读经历,阐述“气”概念的涵义。1.格物致知2.中庸之道3.得意忘言4辨名析理5•和而不同6.天人合一7•董仲舒“天人感应”论8.禅宗“顿悟”论9.心斋10.坐忘11•越名教而任自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