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756857
大小:3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5
《色彩的调和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7.色彩的调和课时2课时课题7.色彩的调和课时2课时课题7.色彩的调和课时2课时课题7.色彩的调和课时2课时 课业类型设计•应用授课人杜莎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欣赏,感受色彩调和给人带来的和谐、平静、温馨的感觉;会使用至少两种调和色彩的方法。 隐性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激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充分感受色彩的艺术魅力以及色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能运用两种以上的色彩调和方法,使画面和谐、沉稳。 难点创造性地使用色彩调和方法,完成一幅自己喜欢的色彩丰富又和谐的画。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2、 教学准备范画、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图案草稿。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欣赏比较儿童居室效果图。 它们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初步体会色彩的和谐感。 三、自主研究1.色彩调和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呢?有哪些方法呢?自学书第十四页。 2.书中介绍了哪些色彩调和的方法? 3.《鸡冠花》与《睡莲》这两幅画是怎样使色彩调和的?(教师引导分析:先找出颜色,再到色环上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研究色彩调和的方法。)学生打开
3、书第十四页,自学后汇报。读定义。 学生回答:混入同一种黄色;混入同一种灰色。 观察分析后回答。 四、实践操作如果我们来创作一幅画,除了这几种方法之外,还可以用其他色彩调和的方法。看书第十五页,我们一起来研究。 这里有四张画,用的也是书中提示的四种方法,请你归归类,说出它用的是什么方法。分组研究,讨论。(对比色互相调和;邻近色;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学生欣赏、分析,并归类: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我们也来试一试,选一种方法为你们组的画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以小组为单位,为草稿的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
4、 五、汇报展示介绍本组的画,它使用了什么方法?给人什么感觉?分组介绍。 第二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调色方法书中介绍了哪些的方法? 你还知道哪些调和色彩的方法?学生回忆,并回答。(对比色互相调和;邻近色;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介绍本组的画,它使用了什么方法?给人什么感觉?分组介绍,并进行互评。 板书设计 色彩的调和 对比色互相调和 邻近色同类色加
5、入白色 混入同一种黄色 混入同一种灰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 教后反思 课题画一幅 色彩和谐的画课时2课时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授课人杜莎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什么是邻近色,学习运用邻近色表现画面内容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使用邻近色画一幅画。 情感目标感受运用邻近色作画给人带来的美感,激发学生色彩创作的愿望。 重点学习邻近色知识,掌握运用邻近色的方法,感受邻近色的色彩美。 难点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色相环、水粉用具、学
6、生优秀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复习 提问: 什么是色彩的调和? 调和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出示课题: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学生欣赏。 三、讲授新课1.认识邻近色 出示色相环,提问: 请你从色相环中找出一组或几组颜色相近的颜色。 介绍邻近色: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 欣赏感悟。 (1)播放教学课件。 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邻近色。 提问: 观察片中哪些地方有
7、邻近色? 邻近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 小组研究: 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 学生观察回答。 学生观察回答。 欣赏感受。 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3)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表现内容及表现方法。再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实践操作1.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2.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
8、色彩和谐的作品。 3.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学生作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