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756484
大小:3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5
《李清照永遇乐导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李清照词《永遇乐》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把握李清照婉约词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掌握诗歌“乐景衬哀情”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并懂得熟练迁移运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词中抒发的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学习李清照胸怀国家的精神。【重点难点】掌握诗歌“乐景衬哀情”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并懂得熟练迁移运用。【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
2、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后期李清照的诗文的思想性提高了,表现出密切关怀国家命运的高度爱国精神,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有《漱玉词》辑本。李清照的这首《永遇乐》当是作者流寓临安时所作。2、关于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
3、,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乐景乐情:如唐代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描绘春雨夜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从春草中,从园柳和鸣禽中,诗人感到春天的蓬勃生机,透露出喜悦的感情。哀景哀情: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
4、,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尤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荣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再如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合一体,“妙合无垠”。乐景
5、哀情:《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如唐代张仲素的《春闺思》“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意盎然的美景反衬出少妇内心的哀怨、凄凉。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33.写作背景:李清照的这首《永遇乐》当是作者流寓临安时所作。4、基本解读: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晚霞在落日的照耀下,好比珠联璧合。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梅花落》的笛曲中传出声声幽怨。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
6、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学习过程】阅读《永遇乐》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招、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
7、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一、自主学习,基础过关。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①落日熔金:落日的颜色好像熔化的黄金。 ②合璧:像璧玉一样合成一块。 ③吹梅笛怨:指笛子吹出《梅花落》曲幽怨的声音。 ④次第:接着,转眼。 ⑤谢他酒朋诗侣:谢绝 ⑥中州:这里指北宋汴京。2、、初步感知:初读本词,你认为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二、合作探究,研读诗歌:(一)读上阕,完成3—5题。3、“落日熔金,暮云合璧,”这一句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面对这样的景色,词人发出怎样的慨叹?请用诗中的一句话来回答。明确:夕阳像熔化了的金那样
8、鲜红夺目,晚霞像珠联璧一样美丽,面对如此美景,诗人却因流离漂泊而产生不知”人在何处”的迷茫和悲伤。4、“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面对这样的情景,词人又发出怎样的感叹?请用诗中的一句话来回答。明确:新生的柳叶如绿烟点染,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又适逢元宵佳节,天气温暖祥和,正是良辰美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