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751704
大小:1.13 M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28
《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背知识.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地理复习提纲一.地球在宇宙中1、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水金地火(小行星带)、木土天海。3、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4、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适中的质量和体积)和适宜的温度(适中的日地距离)、液态水。5、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6、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8、我国太阳能的分布
2、: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9、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由里到外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10、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11、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呈北逆南顺。12、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昼夜更替周期)。13、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出南北两极点之外,各地角速度相同,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为0)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最快,七月初(远日点)最慢。14、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
3、的夹角,目前为23°26′此角也为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南北极圈为66.34’15、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变小。黄赤交角变小温带范围变大,热带寒带变小16、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不同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17、太阳直射点的判断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地方时为12点。18春分日(3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19、太阳直射最北为2
4、3.26’N,一年直射一次。最南为23.26’S,一年直射一次,包括赤道的中间部分一年直射两次20、在昼半球的地区,太阳高度角大于0.在晨昏线的地区,太阳高度角等于0。在夜半球的地区,太阳高度角小于021、地方时:东早西晚,54、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E地方时)为标准时间,注意不是北京的地方时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22、物体受地偏转力的影响:北右偏,南左偏,赤不偏23、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北白昼
5、越长,冬半年,越南白昼越长。24、北温带一些国家把3.4.5划分为春季。6.7.8划分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25、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23.26N-23.26S)、北温带(23.26N-66.34N)、南温带(23.26S-66.34S)、北寒带、南寒带。26、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27、春秋分时昼夜平分,夏至时北极有极昼,冬至时北极有极夜。赤道天天昼夜平分阳1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二.地壳运动1、地球内部圈层地壳(莫霍面以上平均厚
6、度17KM)莫霍面横波纵波均增快地幔(古登堡面2900KM横波消失纵波减慢)上地幔上部软流层,被认为岩浆发源地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2.岩石圈物质循环图3.背斜:常形成山岭,被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而成为谷地向斜:常形成谷地和盆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坚实,不易遭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4.外力作用与地貌侵蚀作用: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风蚀: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流水侵蚀:沟谷,V形河谷,喀斯特地貌冰川侵蚀:冰斗,角峰,U性谷(冰蚀谷)海浪侵蚀: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崖。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和
7、海浪等,将风化及侵蚀的形成物转移离开原位置的作用。包括推移、跃移、悬移流水搬运:主要取决于流速,流速大挟带的物质较粗,流速小挟带的物质较细。泥石流风力搬运:搬运物质的大小与风速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流水沉积: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三角洲、冲积扇、冲积平原风力沉积:新月形沙丘、沙丘、沙垄、黄土沉积冰川沉积:冰碛物固结成岩作用:沉积物经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化学的变化和改造,变成坚硬的岩石。包括压固,脱水,胶结,和重结晶等形式,结果是形成新的岩石(沉积岩)。形成的地貌流水地貌: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塑造的地表形态,在上中下游有
8、不同表现。上游山地高原高差大流速急,侵蚀为主,河谷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