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pdf

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pdf

ID:57746632

大小:133.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7

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pdf_第1页
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pdf_第2页
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pdf_第3页
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8年第12期经济与社会发展VOL.6.No.122008年12月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DEC.2008马克思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比较林建红[摘要]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都以制度为研究对象,但两者建立在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在理论体系、方法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等方面都存在着区别。[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比较[作者简介]林建红,韩山师范学院政法系副教授,广东潮州521041[中图分类号]F091.91;F091.3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2-0045-04马克思经济学和

2、新制度经济学都以制度为研马克思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和决定商品二重究对象,它们之间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性的劳动二重性,揭示了蕴涵在商品中的矛盾:使着许多根本性的区别。研究两种理论的异同,在坚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持马克思经济学的同时,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合理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从而建立了科学因素,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理论发展具有重要的的劳动价值论,而资本的一切矛盾,也在商品分析意义。中得到初步的揭示。这些矛盾正是资本内在矛盾的胚芽,是资本矛盾最抽象和最一般的形式。一、理论体系比较2.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制度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对企业性质和存在

3、原因的分析,“企业”是其起始范畴。(一)逻辑起点和起始范畴“企业”是一种组织,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要的任何经济学理论体系都有其逻辑起点和相应微观主体或经济细胞。正统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的的起始范畴或概念。研究构成了其厂商理论,但它把企业视为一个既定1.《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的主体,一个既定的存在,一个与其他个体一样的《资本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商品理论,其起追求利益最大化者来看待,它所分析的是企业如何始范畴既不是资本,也不是产权,而是“商品”。当运行以达到利润最大化。至于企业的本质是什么?然,这个“商品”是资本主义的商品,不是前资本主为什么会产生?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如何?正统义社会

4、存在过的商品。马克思认为,“商品”是整经济学没有回答。科斯的理论构建,则从探讨企业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一般的形式,“商品”范畴的本质及产生原因开始。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一般的范畴,在其中包含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是交易费用理论,“交易”了能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矛盾的各种矛盾或矛盾是其对经济活动分析的基本单元,又是现实经济活的萌芽。动中最普遍、最一般的活动。科斯从企业分析开始这一逻辑起点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切入,对企业本质、产生及规模变动原因的逻辑追演变顺序一致的。商品既是马克思资本理论体系问,直接引出了“交易费用”的存在,从而修正或否的逻辑起点,也是资本关系发展、演变的现实

5、起点。定了正统经济学的“零交易费用假设”,也开始了资本并非一开始就表现为资本,它经过劳动力的购交易费用理论的构建。“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制买并实现了货币的增殖,才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度经济学的基础,后面的分析都是围绕着各种各样的占有规律也是由商品所有权规律演变而来的。的交易及其成本展开的。科斯认为,市场交易不一所以,商品关系是资本关系的历史演变的现实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优的或最有效的。因为市起点。场交易本身是有代价的,即存在交易费用。然而,45为什么不能把所有交易都纳入企业内部呢?因为的,揭示商品价值的源泉,其真正目的和作用在于企业内部交易也是有成本的。于是,在二者之间就揭

6、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对资本生产过程的考察,实有选择的必要,企业规模与市场交易就有一个边际际上是研究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对资本循环、周均衡点。这样就进入了交易方式或交易规则的选转,对资本再生产的分析,是为了研究剩余价值实择问题,也就是制度选择问题了。现的规律;对利息、利润、地租等的分析,是研究剩科斯在分析“企业本质”、“企业存在及规模变余价值在资本家阶层分享的转化形式。动原因”等问题时,已经将“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交易费用”并非每个理论构件的实际内容,框架建立起来了,后继的其他产权经济学家无非做而是其中的方法或工具。用它分析企业内部治理了两个方面的工作,要么补充和完善交易费用

7、理结构,构建企业产权理论;分析制度变迁,构建制度论,要么是将这一理论作为分析工具,运用到其他变迁理论,等等。具体领域。(四)主要理论组成部分(二)核心范畴马克思经济学体系的组成有两种划分意见:一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范畴是“资本”与“剩余是按《资本论》四卷的逻辑顺序,分成剩余价值生价值”。它们本质上是一个范畴。因为“资本”是产理论、剩余价值流通或实现理论、剩余价值分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体现的关或分割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史;另一种则超越四卷系就是资本关系。而对“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分的先后顺序,将其划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