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第聂伯河沿岸地区地质背景浅析.pdf

俄罗斯第聂伯河沿岸地区地质背景浅析.pdf

ID:57741063

大小:1.70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6

俄罗斯第聂伯河沿岸地区地质背景浅析.pdf_第1页
俄罗斯第聂伯河沿岸地区地质背景浅析.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俄罗斯第聂伯河沿岸地区地质背景浅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化工设计通讯资源与环境第42卷第3期ChemicalEngineeringDesignCommunications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16年3月俄罗斯第聂伯河沿岸地区地质背景浅析孙伟光(辽宁省第四地质大队,辽宁阜新123000)摘要:第聂伯河沿岸地区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马加丹州,是重点地质经济区之一,拥有形成小型和大型金矿的潜力。该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在侵入综合体接触部位形成了一系列的广泛分布的接触蚀变区域,使该地区成为重要的成矿区,找矿潜力巨大。关键词:第聂伯河沿岸;

2、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构造;接触变质中图分类号:P5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6490(2016)03–0205–02RussianGeologicalBackgroundoftheCoastalAreasoftheDnieperSunWei-guangAbstract:ThecoastalareasoftheDnieperintheRussianFarEastregionofMagadan,isoneofthekeygeologicaleconomiczone,hasthepotentialformationofsm

3、allandlargegolddeposits.Theareafavorablemetallogenicgeologicalconditions,tectonicmovement,magmatismandmetamorphismintheintrusivecomplexcontactportionisformedofaseriesofregionalcontactalterationwidelydistributed,makingtheregionanimportantmetallogenicgreatprospectingpo

4、tential.Keywords:dniepercoast;magmatism;metamorphism;construction;contactmetamorphism第聂伯河沿岸地区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马加丹州,是重3岩浆作用点地质经济区之一,拥有形成小型和大型金矿、金属矿的潜力,在工作区共发现4期侵入岩体:晚侏罗纪、早白垩纪、晚在马加丹州有相对较好的基础设施。白垩纪、晚白垩纪-早第三纪。1地层3.1晚侏罗纪侵入岩体在第聂伯河沿岸远景区发育有中生代和新生代的海洋陆(1)小型石英闪长-玢岩和闪长玢岩侵入体(δπJ3),和源火山构

5、造。中生代陆源构造属于上扬斯克综合体,位于二博哈普琴粗-中粒花岗岩类岩基侵入体(γ13)。叠纪、三叠纪和侏罗纪的上部,并含有大量动物群遗迹。(2)石英闪长-玢岩和闪长玢岩分布最广的是阿桑河流区内由老到新依次为:中生界三叠系(下统、中统、上统)、域和乌马拉河中游。岩脉最长2.5km,有间断,厚度10~15m,侏罗系(下统)、白垩系(上统);新生界早第三系和第四倾角70~90°。系。(3)岩脉走向与褶皱构造相同。岩石呈浅绿色-灰色,2地区构造少量棕色,有黄铁矿和砷黄铁矿侵染,偶尔呈层状。该地区深入到亚纳-科雷马褶皱区,多数褶皱相对较

6、短短(4)博哈普琴侵入体的组成有中粒斑岩状黑云母花岗岩。的、复杂、断断续续,明显地反映出该地区褶皱特点,环状在乌马拉河中游流域的大块中粒花岗岩里,发现了大量的呈和倾斜褶皱具有重要地质意义。地区内构造分为两个构造层:带状分布的黑云母。下层-为上扬斯克综合体,上层-为晚白垩纪和早第三纪火山3.2早白垩纪侵入岩体物质。综合体表现为小侵入花岗闪长岩-斑岩γδπK1,花岗-2.1下构造层斑岩δπK1,还有花岗闪长岩-斜长花岗岩δπK1、花岗岩主要是涅列加-阿萨娜短程褶皱区和乌玛尔线型褶皱区,γK1和花岗斑岩γπK1深成岩体。是博哈普琴复向

7、斜的一部分。3.3晚白垩纪侵入岩体乌玛尔线型褶皱区在乌玛尔河流域和布度谢伊河流域的综合体表现为小侵入体,其中包括中等脉岩、小型脉岩西北方向,由乌玛尔河涅列加断裂界定。区域表现为下-中侏和酸性成分脉岩。罗纪强烈移位的页岩和有粉砂岩组成的地堑式构造,相互叠3.4晚白垩纪-早第三纪岩体加。西-北方向的大多数褶皱直线形、狭窄、不对称。综合体表现为辉长岩-辉绿岩(νβK2-Pg),次火山体和对于涅列加-阿萨娜区特点倾斜褶皱较宽,轴心走向不英安岩(ζK2)、玄武岩和粗玄岩(βPg)岩脉的小侵入体。明显。褶皱高度不高于400~700m,宽度达

8、4km。4变质作用2.2上构造层花岗岩侵入体接触面岩石含黑云母、堇青石、红柱石,区域内发育构造主要为火山断裂构造。靠近晚白垩纪和有时为粘土页岩和粉砂岩形成的绢云母角岩。早第三纪覆盖层断裂构造下倾角度达30°。断裂构造分为深酸性花岗岩侵入岩附近,可以见到电气石角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