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河煤盆地的构造应力场特征.pdf

霍林河煤盆地的构造应力场特征.pdf

ID:57735566

大小:191.46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6

霍林河煤盆地的构造应力场特征.pdf_第1页
霍林河煤盆地的构造应力场特征.pdf_第2页
霍林河煤盆地的构造应力场特征.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霍林河煤盆地的构造应力场特征.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臣盈圈露天采矿技术2olo-q-g3期·l3·霍林河煤盆地的构造应力场特征刘玉林(蒙东能源集团露天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公司,内蒙古霍林郭勒029200)摘要:根据霍林河煤盆地的建造和构造、纵弯褶皱、纵向正断层和共轭节理分析,霍林河煤盆地至少经历了三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分别为一期NW—SE方向伸展,发生在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期间;二期NW—SE方向挤压,发生在燕山晚期至喜山早期;三期Nw—SE方向拉伸,发生在早第三纪。关键词:构造应力场;共轭节理;断陷盆地中图分类号:TD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9816(2010)03—0013—03

2、的展布方向亦大致呈北北东方向,与盆地的展布方向基本一致。在盆地的北西边缘发育了F。盆缘断霍林河煤盆地各种地质构造的形成是岩层经受裂,具有同沉积断裂的特点。构造应力作用的产物。它们的类型、规模、空间分布、上述断陷盆地的建造和构造特点反映了晚侏罗组合型式与霍林河煤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的性世至早白垩世时期,我国东北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质、方向、大小及时空演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东部和俄罗斯外贝加尔等广大地区(包括霍林河煤不同体制、不同方向和不同强度的构造应力场的作盆地)处于强烈的伸展构造应力场作用下,伸展方向用下,霍林河盆地中所形成的构造类型、组合型式

3、等大体呈NW—SE方向。亦必将不同。因此,恢复和研究霍林河煤盆地中新生2.2纵弯褶皱反映的应力场特征代构造应力场,确定各期构造应力场的性质及其时霍林河煤盆地褶皱构造不甚发育,主要发育有空演化历史,是研究霍林河煤盆地构造发展演化历两个规模较大的向斜构造,分别分布在盆地的东北史和成因机制所不可缺少的基础性的工作。部(翁能花向斜)和西南部(西南部向斜)。由于露头2霍林河煤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特征条件不好,在此仅根据现有的钻孔资料分别计算了它们的两翼岩层产状。翁能花向斜两翼的代表性产2.1煤盆地建造和构造反映的应力场特征状为:152。70340oL8。,

4、由此求得的三向主应力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时期,是中国东部的一个轴的方位为:156。L1。、67。L1023。89。;西南部向重要的裂陷时期。在此裂陷作用下,我国东北部以及斜两翼的代表性产状分别为:74o7o、297oL10o,蒙古人民共和国东部和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形成了由此求得的三向主应力轴的方位为:279。1o、10o数百个规模不等的且主要呈北东方向展布的断陷盆L3。、166。87。。地,构成了东北亚晚中生代断陷盆地系。这些断陷盆霍林河组底部砂砾岩段—顶部砂泥岩段均卷入地的基底大多由晚侏罗世火山岩系所构成,其上则了上述两个向斜褶皱中,并且这两个向斜

5、又被一系充填了巨厚的含煤碎屑岩系(霍林河盆地)。并且盆列纵向正断层所切割、破坏。因此,由上述两个向斜地边缘发育有倾向盆地内部的正断层。李思田等认构造所求得的三向主应力轴的方位应反映霍林河组为,控制岩浆喷发的通道主要为北东和北北东向的沉积之后至纵向正断层形成之前的一段时间内霍林断裂,在火山岩旋回的底部发育有玄武岩。河煤盆地总体的应力状态。根据区域资料分析,这一霍林河煤盆地是上述断陷盆地系的一个断陷盆时间应为燕山晚期至喜山早期。地,其展布方向总体上呈北北东方向,并且其岩相带2.3纵向正断层反映的应力场特征收稿日期:2009—12—21霍林河煤盆地中所发

6、育的纵向正断层切割、破作者简介:刘玉林(1953一),男,内蒙古通辽人,地质;lift.r-坏了上述两个主要向斜构造。并且根据沉积分析和程师。1997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现任中电投蒙东能趋势面分析,这些纵向正断层中有些具有同沉积断源集团露天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公司总工程师。层的特点。因此,纵向正断层反映了两个不同时期大露天采矿技术2010-f-g3期.15.了一些同沉积正断层。这些断层控制了盆地的沉积格局及聚煤条带。第2期应力场。该期应力场表现为NW—SE方向挤压,发生在燕山晚期至喜山早期。导致霍林河组发生褶皱变形,形成了翁能花向斜和西

7、南部向斜以及三湖连线和其它地区的一系列斜向走滑型断层,从而奠定了霍林河煤盆地的基本构造格架。由于褶皱的形态较为宽缓,说明该期挤压作用不太强烈。第3期应力场。该期应力场表现为NW—SE方向拉伸,发生在早第三纪,形成了一系列纵向正断层,且先前的同沉积纵向正断层亦再次活动,从而改造和破坏了先前的构造,基本形成了现今的构造格局。参考文献:[1]李思田.断陷盆地分析与煤聚积规律[M].地质出版社,1988.图3霍林河盆地燕山晚期至喜山早期平面主应力迹线图[2]东蒙煤田地质局第六勘探公司.霍林河煤田详查总体勘河煤盆地形成,并且在西北部盆缘和盆地内部形成探地质报

8、告[R].199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