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某地区地下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研究.pdf

西南某地区地下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研究.pdf

ID:57734778

大小:1.17 M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6

西南某地区地下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研究.pdf_第1页
西南某地区地下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研究.pdf_第2页
西南某地区地下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研究.pdf_第3页
西南某地区地下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研究.pdf_第4页
西南某地区地下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南某地区地下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O卷第4期地质Vo1.3ONO.42014年7月GeologyJuly2014DOI:10.3969/j.issn.1000—0658.2014.04.007西南某地区地下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研究董建楠,刘淑芬,苏锐,季瑞利,张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摘要]我国西南某地位于汶川地震影响区域,为评价汶川地震对该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开展了该地区水文地球化学及同位素水文地质研究。地下水化学及同位素测试数据分析表明:研究区地下水pH值在7.9~9.48,偏碱性,TDS多小于500mg·L;水化学组分在垂向上有明显变化,水化学类型以HCO。一Na型为主;地下水氢

2、、氧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该区地下水主要源自当地大气降水补给,氚含量随地下水埋深增大而减小,反映了深部地下水循环交替强度明显小于浅部地下水,也说明区内地下水以垂向交替为主。[关键词]西南地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文章编号]1000—0658(2014)04—0230—07[中图分类号]P641.3;P595[文献标志码]A我国西南某地位于汶川地震影响区内,地震造成了区内地表建筑设施不同程度的破2水文地质条件坏。为评价地震对该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研究区含水层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堆积层2010年立项开展了该地区水文地质调查和地含水层组,志留系龙马溪组第2段(Slm)下水长期监

3、测工作,水文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砂页岩含水层组及龙马溪组第3至第5段(S水文地质研究是其中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目lm。uSlm)泥页岩含水层组,其次有泥盆的是掌握该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推测地下系、石炭系(D+C)灰岩含水层组。地下水水的起源、形成,揭示地下水循环交替规律。类型以裂隙水、岩溶水为主,孔隙水次之。地下水主流向为由南北两侧向中部汇流,之1自然地理概况后主要以泉的形式排泄至河流中。研究区位于我国四川省北部的广元市,属于山区和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3样品采集和测试差达600m以上,区内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中部为由西向东流动的河流。研究区属于亚2010~2011年,项目组完

4、成了17个监测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1600mm,井的设计、施工,其中100m深的钻孔6个,主要集中在7~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200m深的钻孑L5个,300m深的钻孔6个。80以上,年蒸发量略大于年降雨量。分别在钻孔和泉水中采集了水化学和同位素[收稿日期]2013—04—19[改回日期]2013一O5—3O[作者简介]董建楠(1985一),女,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核废物地质处置及水文地质研究工作。E—mail:don由iannan52O31@163.corn第4期董建楠,等:西南某地区地下水化学及同位素特征研究·231·样品19组。水化学测试项目包括:K+、整理、分析

5、,得到研究区主要离子含量统计Na+、Ca+、Mg+、C1一、SO4一、HCO3~、结果(表1)。研究发现,区内的地下水化学NO3一、F一、CO3卜、TDS、pH、Eh及微量组分含量变化大,矿化度变化范围也较大,元素等;同位素测试项目包括:氚、氘、氧一但主要以低矿化度为主要特征。19个样中最18。样品的分析测试由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小值65.24mg·L_。,最大值1908.4Omg·院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完成。L~,平均524.16mg·L_。。17个样品的总溶解固体(TDs)介于65.24~860.22mg·4地下水化学特征和同位素特征分析L之间,均为小于1g·L一,占样品总数4.

6、1地下水化学特征的9O9/6。地下水的pH值介于7.9~9.48通过地下水化学组分测试和水化学资料之间。表1地下水宏量组分含量及矿化度统计TablelThestatisticalresultofconunollcomponentsandTDSingroundwater按照舒卡列夫地下水化学类型划分的原同时,水化学类型由HCO。~Mg·Ca或则[2],对6种主要阴、阳离子中毫克当量大于HCO3·SO4一Ca·Na型向HCO3一Na型25的离子进行组合命名,可得出本地区地下水转化。化学类型主要为HCO。一Na型,其次为I_IC03·水化学特征的这种垂向变化,实际上是SO4一Na,H

7、CO3一Mg·Ca,HCO3·S()4一Na,水化学组分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多种水一岩·SO4一Ca,HCO3·S04一Ca·Na,H0相互作用的反映。—Mg·Ca·Na型。HCO3一Na型地下水占样品HCO3一离子是低矿化水的主要阴离子成分,总数的58A0,HCO3·So4一Na与HCO3一Mg·本区地下水HCO3一离子主要来自含碳酸盐的沉Ca型分别占样品总数的15、109/6。积岩在有CO2存在时的溶解。溶解过程如下:根据宏量组分进行三角图解(图1),结CaCO3+H2O+CO2—2H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