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复习资料(1).doc

运筹学复习资料(1).doc

ID:57720106

大小:49.87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9-02

运筹学复习资料(1).doc_第1页
运筹学复习资料(1).doc_第2页
运筹学复习资料(1).doc_第3页
运筹学复习资料(1).doc_第4页
运筹学复习资料(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筹学复习资料(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运筹学复习一、单纯形方法(表格、人工变量、基础知识)线性规划解的情况:唯一最优解、多重最优解、无界解、无解。其中,可行域无界,并不意味着目标函数值无界。无界可行域对应着解的情况有:唯一最优解、多重最优解、无界解。有界可行域对应唯一最优解和多重最优解两种情况。线性规划解得基本性质有:满足线性规划约束条件的可行解集(可行域)构成一个凸多边形;凸多边形的顶点(极点)与基本可行解一一对应(即一个基本可行解对应一个顶点);线性规划问题若有最优解,则最优解一定在凸多边形的某个顶点上取得。单纯形法解决线性规划问题时,在换基迭代过程中,进基的非基变量的选择要利用比值法,这个方法是保证

2、进基后的单纯型依然在解上可行。换基迭代要求除了进基的非基变量外,其余非基变量全为零。检验最优性的一个方法是在目标函数中,用非基变量表示基变量。要求检验数全部小于等于零。“当x1由0变到45/2时,x3首先变为0,故x3为退出基变量。”这句话是最小比值法的一种通俗的说法,但是很有意义。这里,x1为进基变量,x3为出基变量。将约束方程化为每个方程只含一个基变量,目标函数表示成非基变量的函数。单纯型原理的矩阵描述。在单纯型原理的表格解法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单纯型表中的某一列的组成的列向量等于它所在的单纯型矩阵的最初的基矩阵的m*m矩阵与其最初的那一列向量的乘积。最初基

3、变量对应的基矩阵的逆矩阵。这个样子:所有的检验数均小于或等于零,有最优解。但是如果出现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为0,则有无穷多的最优解,这时应该继续迭代。解的结果应该是:X*=aX1*+(1-a)X2*   (0<=a<=1)说明:最优解有时不唯一,但最优值唯一;在实际应用中,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当问题有两个不同的最优解时,问题有无穷多个最优解。无最优解的情况就是:应该进基的变量所对应的列的系数全部小于零。若存在某个λj>0,且所有的aij<0,则不存在有界最优解。人为地构造一个单位矩阵来充当初始可行基,再通过单纯形迭代将它们逐个地从基变量中替换出来。若经过基的变换,基变量中

4、不再含有非零的人工变量,这表示原问题有解。若在最终表中当所有Cj-zj≤0,而在其中还有某个非零人工变量,这表示无可行解。大M法原理核心:打破原来的约束,再设法恢复。大M法基本思想:假定人工变量在基变量中的价值系数为一个绝对值很大的-M(M>>0,对于极小化问题用+M),这样只要基变量中还存在人工变量,目标函数就不可能实现极值。两阶段法原理:第一阶段是据给定的问题构造其辅助问题,为原问题求初始基本可行解。加上人工变量后,要求的就是人工变量退出,辅助问题是人工变量之和的最小值必须为零。第二阶段是将第一阶段求出的最优解,作为第二阶段的初始基本可行解,然后在原问题的目标函数

5、下进行优化,以决定原问题的最优解。注意:单纯形法中1.每一步运算只能用矩阵初等行变换;2.表中第3列(b列)的数总应保持非负(≥0);3.当所有检验数均非正(≤0)时,得到最优单纯形表。若直接对目标求最h,要求所有检验数均非负;4.当最优单纯形表存在非基变量对应的检验数为零时,可能存在无穷多解;5.关于退化和循环。如果在一个基本可行解的基变量中至少有一个分量xBi=0(i=1,2,…,m),则称此基本可行解是退化的基本可行解。一般情况下,退化的基本可行解(极点)是由若干个不同的基本可行解(极点)在特殊情况下合并成一个基本可行解(极点)而形成的。退化的结构对单纯形迭代会

6、造成不利的影响。可能出现以下情况:①进行进基、出基变换后,虽然改变了基,但没有改变基本可行解(极点),目标函数当然也不会改进。进行若干次基变换后,才脱离退化基本可行解(极点),进入其他基本可行解(极点)。这种情况会增加迭代次数,使单纯形法收敛的速度减慢。②在特殊情况下,退化会出现基的循环,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单纯形迭代将永远停留在同一极点上,因而无法求得最优解。二、对偶问题和灵敏度分析对偶问题的基本性质:对偶问题(D)的对偶问题,是原问题(P);若X/是问题(P)的一可行解,Y/是问题(D)的一个可行解,则有:CX/≤Y/b。若X*,Y*分别为问题(P)和问题(D)的

7、可行解,且CX*=Y*b;则X*和Y*分别为问题(P)和问题(D)的最优解。若问题(P)的目标函数值Z无上界,则问题(D)无可行解;若问题(D)的目标函数值W无下界,则问题(P)无可行解。对偶定理:若问题(P)和问题(D)之一有最优解,则另一个问题也一定有最优解,且目标函数值相等。由对偶定理可知,从原问题的最终单纯表中可直接得到其对偶问题的最优解。在两个互为对偶的线性规划中,可任选一个进行求解。若X*,Y*分别为问题(P)和问题(D)的可行解,且CX*=Y*b;则,X*和Y*分别为问题(P)和问题(D)的最优解。用对偶性质重新解释单纯形法。单纯形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