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709903
大小:12.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9-01
《乡土树种——绿地建设的最佳选择.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乡土树种——绿地建设的最佳选择绿化的目的是改善环境,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求美化效果,“生态优先”是绿地建设的首要原则。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易于养护管理、能自然繁衍成林的乡土树种,理所当然地成为“生态优先”的最佳选择。 乡土树种就是当地土生土长的、能很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融入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树种。当然,那些经过长期栽培归化的外来树种,已经具备了乡土树种的特性,也视为乡土树种。 乡土树种是经过自然长期选择的结果,对当地的极端低温、高温和洪涝干旱等恶劣环境,具有良好的抗逆性。有些外来树种,尽管最初引进的几年生长良
2、好,并不能说明适宜当地栽培。由这些外来树种为主建立绿地植物群落,几年甚至几十年后,一旦遭遇自然灾害,必将导致群落的崩溃和环境的退化。还有一些竞争性强的外来树,引进后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成为有害生物,其后果不堪设想。而栽种乡土树种就没有这些风险。 绝大多数乡土树种有很强的抗病性,有些乡土树种几乎很少受到病虫侵袭,即使有些乡土树种也常有病虫害发生,却能通过自然生态的调节,抑制蔓延,很少爆发大面积灾害。 乡土树种是当地的植物特色,能形成自然的生态林,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稳定的植物群落,从而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
3、城市绿地景观,成为城市特征识别的重要标志。加之易于养护,其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社会影响力远大于外来树种。 现在,人们有这样一种感觉,中国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越来越少,这其中包括建筑趋同、道路趋同、街景趋同,同样也包括绿化趋同。越来越多的外来树种在城市绿化中唱起了主角,而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的乡土树种丧失了其应有的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是喜新厌旧、喜洋厌土的心态。原本并无感情色彩的植物,由于不正确的宣传引导,在人们的心目中往往有了高低之分。外来树种多被贴上新奇、稀罕、高档的标签,视为高档树种;乡土树种太常见,
4、太普通,视为低档树。这样,很多优良的乡土树种在绿化中被拒之门外。 二是规划设计中的偏好。一些设计者为迎合领导和人们的心理,有意或无意、不用或少用乡土树种。此外,因设计者不熟当地乡土树种,或一味地追求洋设计,而导致树种选择上偏向熟悉的外来树种。 三是苗源缺乏。受传统观念影响,乡土树种市场需求量小,苗木生产者不愿意发展,导致苗源不足,从而限制绿化中的大量使用。而外来树种既好销,价格又高,有良好经济效益,苗源充足,产销两旺。 四是部分乡土树种存在缺陷。主要表现为,生长过慢,果实污染,有异味,观赏效果不佳等。由
5、于部分树种的缺陷,以偏概全对乡土树种全盘否定。 因此,在城郊生态环境建设中,市区强调的是景观效益,郊区则可遵循“近自然”法则,突出生态功能,营造城市绿肺,选择乡土树种,即当地自然植被中的乔、灌木种类,构筑结构完整和稳定的自然群落,体现生态的多样性。同时,乡土树种有许多抗逆性强、树型优美的种类,适于选作城市街道树,不仅大大降低了生态安全的风险,还能突出城市的地方特色。城区的大型绿地,也应以乡土树种为主,并有选择地使用外来树种,既提高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又增强其观赏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