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DT共轭聚合物光伏性能研究(1).doc

基于BDT共轭聚合物光伏性能研究(1).doc

ID:57672623

大小:4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31

基于BDT共轭聚合物光伏性能研究(1).doc_第1页
基于BDT共轭聚合物光伏性能研究(1).doc_第2页
基于BDT共轭聚合物光伏性能研究(1).doc_第3页
基于BDT共轭聚合物光伏性能研究(1).doc_第4页
基于BDT共轭聚合物光伏性能研究(1).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BDT共轭聚合物光伏性能研究(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解易学号19110733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指导教师姓名温善鹏职称讲师论文题目基于BDT共轭聚合物光伏性能研究题目的意义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因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吸引了世界各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作为聚合物光电子器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以其成本低、质量轻、柔性和可溶液加工等优势而成为太阳能电池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此外,与传统无机半导体材料相比共轭聚合物光电子材料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其光电性质容易通过简单的化学修饰(即引入特定的官能团)

2、进行改善和调节,从而实现对器件性能的优化。然而,目前大多数共轭聚合物太阳能电池面临的问题是其能量转换效率不够高,设计和合成新型高效的共轭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国内外进展状况1986年,来自美国柯达公司的C.W.Tang用一层给体材料和一层受体材料做成的双层异质结有机太阳电池,效率达到了1%,这对有机太阳电池是一个重大突破,自此,基于异质结概念的有机太阳电池得到了广泛的研究。1992年,Sariciftci等人首先做出聚合物/C60双层异质结体系,并发现了该体系中光诱导电荷快速能量转移现象。1995年,Yu

3、等将一定比例的MEH-PPV和C60制成了MEH-PPV/C60共混膜的三明治结构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由于电子给体与电子受体相各自形成网络状连续相结构,光诱导所产生的电子与空穴可分别在各自的相中输运并在相应的电极上被收集,光生载流子在达到相应的电极前被重新复合的几率大为降低,光量子效率是纯MEH-PPV的103-104倍,但由于C60较差的可溶性及易结晶,MEH-PPV/C60共混薄膜的性能不易优化。以PC61BM代替共混膜中的C60作为电子受体材料,MEH-PPV/C60体系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了2.9%。这种给体受体共

4、混的体异质结结构是聚合物太阳电池领域的重大突破。在这些基础研究之上,此后材料化学家们开发出多种高效率给体材料和受体材料,使效率连创新高。2003年,Padinger等基于P3HT/PCBM制备了电池,通过对制备完的器件进行退火和施加外电场的后处理,电池性能大幅度提高,优化的器件性能在80mW/cm2白光照射下,能量转换效率达3.5%,外量子效率光谱峰值处达70%。2006年,众多材料科学家将目光投向了窄带隙共扼聚合物材料的设计与开发。以聚[2,6-(4,4-双(2-乙基己基)-4氢-环戊[2,1-b;3,4-b']二噻吩

5、)-交-4,7(2,1,3-苯并噻二唑)](PCPDTBT)为例,它的吸收边可以达到900nm,基本覆盖了整个可见光区域,基于该材料制备出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为3.2%。对其活性层形貌进一步优化后,可以将该材料的光电转化效率提高到5.1%。2007年,Kim等基于吸收光谱互补的P3HT和PCPDTBT,制备了叠层双结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并且除了电极以外其余各层均通过从溶液中制备,电池表现出极其优异的性能,在100mW/cm2AM1.5模拟太阳光照射下,能量转换效率达6.5%。2009年,窄带隙聚合物的光伏效率得

6、到了大幅提高,加州大学的Heeger组将PCDTBT与C70共混,进一步优化器件结构,在100mW/cm2光照下,短路电流为10.6mA/cm2,能量转换效率达到了6.1%,内量子转换效率接近100%。2009年,Yang等报道了基于PBDTTT-CF/PC71BM的光伏器件,在100mW/cm2模拟太阳光照射下,JSC=15.2mA/cm2,VOC=0.76V,FF=0.669,能量转换效率达到了7.73%。2009年,Yu等报道了基于PTB4/PC61BM的太阳能电池光伏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了6.1%。2010年,

7、Yu等又报道了基于PTB7/PC71BM的太阳能电池光伏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7.4%,该结果显示了PTB7材料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应用中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2012年,Wu等采用倒置结构,通过在ITO侧引入PFN形成偶极层,将PTB7/PC71BM体系的能量转换效率提升到9.2%。基本研究内容(1)基于BDT的共轭聚合物的合成。(2)对合成出的目标产物进行系统的表征:通过对合成的分子进行NMR,GPC的表征测试以确定其分子结构;利用TGA分析其热稳定性;通过测定吸收光谱来研究分子的吸收性质(吸收峰,吸收带边及吸光系数等

8、);利用循环伏安法测定其HOMO,LUMO能级结构;(3)将合成的BDT基共轭聚合物与PC71BM共混制备有源层,并以此制作体异质结结构的有机太阳能电池,采用正型的器件结构:ITO/PEDOT-PSS/polymer:PCBM/LiF/Al制成器件,进行I-V及IPCE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实验进度及规划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