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649570
大小:4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8-30
《轴对称图形(沙吾列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轴对称图形说课稿说明乌县庙尔沟中学沙吾列提轴对称图形说课稿,是以国家颁布的中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师教学用书中所规定的各项要求为基本依据,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对“轴对称图形”(人教版三年制初级中学几何第二册第三章第四单元等四节“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第三课时)这一节课“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做”以及教学效果预估的评价与分析。本说课稿以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指导思想。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和教材处理、教学程序及三点说明四个部分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主要从教材的地位
2、及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二部分是教学方法与教材处理。鉴于教材特点及初二学生模仿能力强,选用的是引导发现法,充分运用教具、学具、投影仪提高教学效率。关于教材处理从课后练习、例题、实践操作等方面作了补充说明。第三部分是教学程序。包括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联系实际、加强训练,发挥现象、创造设计,效果评价与作业布置五大环节。第四部分是三点说明:1、板书设计;2、时间的大体安排;3、整个设计要突出体现的特色。2010年10月-10-轴对称图形说课稿乌县庙尔沟中学沙吾列提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我是乌县庙尔沟中学中学的数学教师,叫沙吾列提
3、,我说课的内容是“轴对称图形”。(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三年制初级中学几何第二册第二章第一节§3.15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与教材处理,教学程序及三点说明等四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对称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教科书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部分讲述。“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这一节是在学生学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内容。它是前面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后面学习中心对称的重要的基础知识。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定义及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
4、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和初步的图案设计操作技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0-2、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教材的地位、作用依据教学大纲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有关图形的观察和联想,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用适当的图形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2)通过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等活动,能正确区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会利用所学知识画轴对称图形。(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探究问
5、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创新意识。3、教学重点与难点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识别轴对称图形与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这是因为:(1)《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学生理解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了解轴对称的性质,会画已知图形关于某直线的轴对称图形。(2)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轴对称图形在现实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如建筑设计的轴对称,服装设计中的轴对称,民间美术中处处体现着对称的美学原则。-10-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正确区分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两个不
6、同概念,原因有两点:(1)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比较熟悉,但往往不能够完全掌握它的定义;(2)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体现了中学数学中的整体思想,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这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二、教学方法与教材处理鉴于教材特点及初二学生模仿能力强,思维信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我选用的是引导发现教学法,充分运用教具、学具,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引导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思维,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利用图片的不同颜色的对比来启发学生,运用投影仪提高教学效率,动态演出直观生动的教学图片
7、,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关于教材处理:①把课后练习1(课本P91练习1)安排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之前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突出显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变化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②对于例4,做了适当的改造:添加了常见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再动笔画一画。③练习题组的设计以课本为蓝本,结合学生实际作了适当补充。④-10-根据学生课堂上的接受情况补充了实践操作、动手设计。三、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首先,为学生展示县城外河凉亭的大幅彩色图片,为学生创设优美的学习情境,根据学生好动、好奇、好问的心理特征,设置悬念:它很漂亮、美观吗?你能设计
8、制作出如此漂亮的亭子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每个学生都进行积极的思维参与。紧接着展示六幅生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