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文化遗产简介.doc

襄垣文化遗产简介.doc

ID:57615239

大小:3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8-29

襄垣文化遗产简介.doc_第1页
襄垣文化遗产简介.doc_第2页
襄垣文化遗产简介.doc_第3页
襄垣文化遗产简介.doc_第4页
襄垣文化遗产简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襄垣文化遗产简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项目简介襄垣秧歌源于明末清初的民间社火活动,早先是一种称之为“挑高”的秧歌,后在当地说唱艺术、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吸收西火秧歌、上党梆子等艺术成份,至清代中叶逐渐兴盛发展起来,完善于19世纪后半期。光绪十年,在襄垣上良村成立了,由襄垣十三个村、武乡五个村组成的襄垣秧歌发展史上第一个正式职业班社——“十八村秧歌班”。历史上盛行襄垣的曾有“正宗”、“挂面”、“铁嗓”三大流派,后渐演为襄垣和武乡两支,抗战时期达到鼎盛,建国以后几经波拆顽强地生存下来,主要流行于山西的上党地区,20世纪80年代,一些学者通称两者为“襄

2、武秧歌”,并2006年被列入山西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襄垣秧歌的唱腔音乐,既有高亢激越的曲调,又有悠扬婉转的旋律,最初为“两小”、“三小”的小曲小调,后来吸收上党梆子当地民间音乐的成份,逐渐发展为具有流水、乱弹、圪联板,曲牌体等诸多元素构成的十二种基本板式和多种辅助板式的地方小剧种。角色上,早期以“三小”即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后在此基础上增加须生、青衣、花脸等行当。讲究唱工和做工,道白以上党方言为主。它的表演形式以及化妆、服装等,具有简朴化和生活化的特色。襄垣秧歌现存传统剧目150多部,现代戏250多部,所有

3、剧目多从家庭、社会生活两方面提取素材。通过简单明了的情节,质朴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表演,展示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深受广大观众喜爱。襄垣秧歌是山西地方戏曲中最具广泛影响力的小剧种之一,它从社火秧歌的挑高、地圪圈形式发展为行当唱腔齐备的舞台戏曲艺术,是山西戏曲艺术发展的鲜活标本,具有丰富多元的价值。目前,传统剧目和艺术人才大量流失,传承后继乏人,2008年襄垣秧歌被评审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给襄垣秧歌今后的保护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杨升祥(1945-)国家二级作曲、音乐设计师,省音协、剧协会员。从艺五十年来

4、,为襄垣秧歌设计音乐一百八十六部;襄垣鼓书四十八篇。其中三部获国家奖,十二部获省级一等奖、杏花奖等。是襄垣秧歌“摇板”“哭板”“导板”的创始人。著有《襄垣秧歌音乐》《襄垣秧歌》;是襄垣秧歌《戏曲志》《音乐集成》的主要撰稿人。传承与培养了几代襄垣秧歌接班人。是建国后襄垣剧团唯一一个从五十年代坚持到现在的一位老同志。襄垣鼓书是山西省东南部襄垣县及其周边县区以至阳泉、陵川等地流行的一种古老曲艺形式。它上承宋元“鼓子词”的说唱传统,融会了当地的“莺歌柳”即“柳调”表演并与之合流,成型于明末清初,清朝中叶发展成熟并开始兴

5、盛,至今仍是当地百姓娱乐教化的重要乡土艺术。襄垣鼓书的传统演出方式为:由一人、二人或多人分持鼓、板、锣、钹和二把、二簧、胡呼、月琴、三弦、八角鼓、二胡、笛子、笙等乐器,自行伴奏,说唱相间表演。其中的演唱,就有独唱、轮唱、对唱、领唱、合唱、伴唱等等丰富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场合与需要,还分别有着坐、站、走等多样的舞台演出动作方式。有些技艺超凡的掌班(掌板的鼓师)艺人,可以一人手脚并用,同时演奏平板鼓、挂板、脚锣、小锣、镗锣、脚梆、木鱼、镲、钹、惊堂木等全套击乐。襄垣鼓书的音乐唱腔独特而丰富。由早期传统的“鼓子词调”和

6、后来形成的“柳调”两个系统融合而成,属于板腔体裁。以至于在艺术的表演和传承方面,两个系统仍各有侧重、各成体系。其音乐唱腔不仅具有快、慢、跺、抢等多样性的唱法,而且有着哭、悲、喜、怒等功能化的唱腔。并有起板、二性板、紧板、慢板、散板等多种板式,和十多种常用的器乐伴奏与闹场曲牌。长期的发展流变中,又逐渐吸收融会了当地的地方小调、道士化缘调、民间叫卖调以及梆子、落子、秧歌等等的唱腔元素,深受当地民众喜爱。襄垣鼓书是现存北方鼓书类曲艺中历史较为悠久的曲种之一。不仅保存了许多宋元“鼓子词”的艺术基因,而且吸收化用了明清以

7、来诸多当地民间相类艺术的诸多元素,说唱方式独特,唱腔曲调丰富,传统书目众多。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和学术价值。长期以来,举凡节日娱乐、婚丧嫁娶、祈福禳灾、兴建迁徙等生活礼仪和民俗活动,都有襄垣鼓书的演出作为重要的仪式和内容。至今在当地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襄垣鼓书”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俊川(1938-),全盲,山西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八岁失明,十三岁学习襄垣鼓书。十七岁出师,掌握了全套击乐的演奏技巧。他声音宏亮,说唱表演字正腔圆。是襄

8、垣鼓书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宋双环(1940-),山西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十二岁学习襄垣鼓书,曾参加山西省曲艺会演,并多次获奖,是襄垣鼓书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襄垣炕围画是主要流布于襄垣县及相邻县区(沁县、沁源、武乡、屯留、长子、黎城、长治、潞城、壶关、平顺以至晋城、晋中等地)的一种实用性民间美术形式,尤以在古上党及周边地区的影响为大,以襄垣为中心的古韩州是核心区,其宋代已有雏形。金元两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