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574617
大小: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8-27
《孩子为什么拒绝长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孩子为什么拒绝长大 泰莱莎是意大利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当父亲在战争中去世的消息传来时,深爱父亲的小泰莱莎以拒绝长大来否认这个事实。于是,泰莱莎就一直保持着小小的身材,直到她的小伙伴都长大成为妙龄少女,她看上去却依然是个没长大的孩子。 一些青少年在遇到困惑、挫折时,也会像泰莱莎一样,在心理上拒绝长大,甚至发展成为“拒学症”。 近几年,青少年“拒学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孩子拒绝上学除了引起父母痛苦、学校困扰外,更影响孩子本身的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家长或学校教师对此非常焦虑,但却缺乏对“拒学症”的认识。 “我不要上学” 寒假结束后,聪明活泼的小学女生清漪明
2、确地跟父母说“我不要上学”。 清漪平时学习成绩优良,家长对她的期望值较高,每次考试都要问名次;如果成绩好,便给予奖励,越是重要的考试,奖励就越大。某次测验成绩不理想,家长未奖励,还批评了几句。她为此很难受,并渐渐觉得老师也在有意冷落她。 一天起床后,清漪告诉家长肚子痛,表示不想上学。家长马上带她去医院看病并作了些检查,无异常发现。第二天一早,清漪又说头痛得厉害、肚子还是不舒服,家长于是带她到另一家医院去看医生,仍无异常发现。清漪回家后还让同学带了作业本来,做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当时已经接近寒假,老师家长对此都没太在意。整个假期,清漪没有任何不适。但开学第
3、一天早上起来,她又说不舒服,告诉家长不能去学校。家长开始意识到孩子是装病不去学校,于是便硬将她送往学校。在去学校的路上,清漪又哭又闹,越接近学校闹得越厉害,并且脸色苍白,出冷汗,呕吐……家长只得中途将她送到医院。检查结果仍然正常,医生建议家长为孩子寻求心理咨询。 案例解析:这就是典型的“拒学症”。部分学生的表现是害怕离开家或害怕到学校,但并不明显表现出害怕,反而是以躯体表现为主,在去学校之前或途中表现出头痛、胃痛、无力、心悸等症状;一旦在家或是遇到节假日,则症状消失。若强迫这些孩子去学校,他们常会以哭闹、身体抵抗来对付,大孩子会暴怒并出现攻击性行为。
4、“拒学症”是指由于心理性或情绪性原因等不能正常上学的一种症状。患者不包括因身体和精神疾病、家庭困难等原因而不能上学者,也不同于懒惰或不良少年厌学者。“拒学症”常伴有焦虑、情绪低落及抑郁倾向,以前曾经称为“学校恐惧症”,但后来的研究发现,很多学生并非恐惧学校,而是不能克服、跨越其内心障碍,故改称“拒学症”。 当然,拒学者也会对自身行为感到羞耻或烦恼,并充满了“去还是不去”的矛盾心理。他们常常呆在家里不愿见人,但同时又不了解或不愿承认甚至完全否定拒学是自己的问题,并且认为是别人(如老师和家长等)犯错才导致自己不愿上学的,因此,通常显得压抑,固执。 “好孩子
5、”为何拒学 原本表现和成绩都不错的孩子为什么会拒学?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家庭因素。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在溺爱孩子的同时过分干涉孩子的学习,却忽视了对孩子抗挫力等品质的培养。一旦孩子出现问题,家长极其焦虑甚至完全处于失能状态。 二是学校因素。学校过分注重学习成绩及公开排名次,使学生压力过重。 三是社会因素。一些社会成员急功近利、过分追求物质需求以及就业过分注重学历等因素,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心理成长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是孩子本身的因素。孩子以学习为中心的生活,缺乏挫折体验,自我控制能力弱,对他人的评价过分敏感。 拒学的孩子在遇到问题后
6、,心理防御机制至少有着两个特点。 1.“蒙眼睛” 幼儿很喜欢“躲猫猫”,把眼睛一蒙,就大声地说自己不见了。他不知道世界依然存在,只是他自己看不见而已。他们在遇到挫折时,就用这种“蒙眼睛”的办法逃避现实、逃避困难,躲在家里睡觉、上网打游戏等,潜意识中的想法是:“我不去上课、考试,别人就不知道我的成绩究竟怎样。” 2.“这都是别人的错” 我们常可以看到:当孩子被绊倒哭泣时,一些家长会跑上去一面抱着孩子拍地板一面安慰:“乖囡不哭,是地板(或椅子或桌子)不好,我打它。”家长的潜台词是帮助孩子以别人的“过错”为理由推卸责任。殊不知,这样做很有可能为孩子未来的
7、拒学埋下祸根。 让“泰莱莎”们快快长大 泰莱莎的妈妈病了,奶奶更老了,水都提不动了,矮小的泰莱莎却无法帮她;看到同龄的伙伴都已长大,打扮得漂漂亮亮,快活地工作、交往、嬉戏,泰莱莎却不能参与他们的聚会,因为伙伴们认为她还是小孩子。泰莱莎着急了,说:“我要长大!”于是,泰莱莎日长夜大,很快就长成了一个漂亮的大姑娘。 由此可见,一个人需要成熟的内在要求是最重要的,这是改变自己的动力源泉。当然,外在的帮助作用也不可小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拒学者。 策略一:让拒学者主动接受矫治 治疗“拒学症”的关键就是本人必须要有求助感,要主动求治,就如泰莱莎一样
8、有“长大”的愿望。只有这样,才能解开自己的心结,才有改变自己的可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