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doc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doc

ID:57567472

大小:146.0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20-08-27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doc_第1页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doc_第2页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doc_第3页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doc_第4页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一、主要工程项目方案本工程项目主要由雨、污水、道路、桥涵、电力、交通安全设施五分项工程组成,每一分项工程由有较多的互为影响的工序组成,特别是污水分项工程和道路分项工程间相互影响较大,存在立体交叉作业的程序。综合现场周围环境和工程规模及施工作业等特点,本工程以道路分项工程施工为中心,其它项目为辅项的原则进行;施工安排遵照“多点、多段同时进行,段内平行流水作业”的施工安排。1、雨、污水、电力工程沟槽开挖采用机械挖土,人工清底相结合,并根据管道情况采用不同的开挖和支护

2、方法。沟槽开挖深度<2m沟槽较浅,管道开挖采用放坡开挖法施工,放坡比例根据现场具体地质条件确定,沟槽内采用水泵抽水排水;开挖深度大于2m小于3m时采用横列板围护;开挖深度大于3m时,采用钢板桩进行支护;沟槽内采用集水井水泵抽水降水。检查井的施工,则根据井的构造型式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埋设较浅的检查井,采用放坡大开挖或用钢板桩围护进行开挖,埋设较深的钢筋砼检查井采用钢板桩围护或放坡大开挖多种方案并举的方案进行开挖。2、道路工程施工队伍进驻现场后,首先安排道路工程队进行该条道路的软基施工,随着地下管线逐

3、步的完成,相应的道路工程的路基填筑也随之展开,形成良好的流水作业方式。道路路基填筑采用石灰处治土,用自卸车运输,平地机结合人工摊铺平整,重型压路机碾压密实。3、桥梁工程本项目桥梁工程共有1座,为兴吴路K0+302芙蓉塘桥,本桥为单跨22m预应力空心板梁,桥梁全长28.08m,结构简支。桥梁下部结构:桥台基础为扩大基础,采用机械开挖施工。桥台台身、台帽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砼采用商品砼,泵送入模。桥梁上部结构: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在预制场集中预制,拖车运输至桥位,汽车吊吊装架设。桥面铺装为人工绑扎钢筋骨

4、架,泵送混凝土,机械捣固。防撞护栏采用定型钢模板,现场绑扎钢筋骨架,现场拌制、灌注混凝土,机械捣固。附属结构浆砌工程采用人工砌筑。二、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1、施工测量本工程各分项工程的工序种类较多,为了保证施工成果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测量应严格按照国家测量规范和施工规范进行测量工作,必须做到“一放两复核”的程序,即施工单位一次放样,一次复核,然后再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核,以保证整体布置按设计进行,并应随时在每道节点控制时进行多次复测,应确保整个工程的几何立体布置,在严密的控制下进行。交桩定位恢复中线测定轴

5、线桩加密设置引桩保护结构物等控制桩引桩保护复核检查校正设置控制网编号入座复核检查校正成果交监理审核永久水准点交桩复测闭合沿途引桩1.1施工控制测量⑴导线复测与加密施工前,对施工现场和导线控制点进行实地踏勘,根据制定的工程测量方案,采用经检验校正的、满足精度要求的全站仪对所交导线点进行闭合复测,闭合复测无误且报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按满足施工要求的原则,对原有导线点进行加密,布设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加密控制点位布设在地基稳固不易被破坏的地方,且保证在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互相通视,并和所交导线点

6、进行联测,检测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作为施工控制点。⑵水准点的复查与增设对监理工程师或设计所交的水准基点进行闭合校核,其闭合差要求不大于+12mm(其中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计),并将闭合校核成果提交监理工程师认可。在水准基点闭合校核无误后,按满足施工需求的间距在场区增设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要求稳固埋设,并和水准基点闭合。⑶在导线及水准点的复测与加密工作完成后,及时将测量成果按批准的格式报请监理工程师核查。1.2施工放样⑴工程开工前,根据监理工程师核准的控制测量成果和设计图纸,测放出各构筑物的具

7、体位置以及道路线路的控制中线和边线,确定出施工范围。⑵根据测放出施工用地范围,场平工程施工前,在施工场地范围内按20m×20m的间距布设测量控制方格网,根据恢复校核无误的水准点,对原地面地形情况进行有施工、招标人、监理参加的三方联测,与设计相差较大的区域,提出相应的修正表报请监理工程师核准,以便在清场前作好现场复核。⑶施工过程中,根据各分项工程的需要,利用经复测合格的导线点,采用坐标法及时将主要控制桩予以恢复,并根据恢复的控制桩、设计要求和有关规定,按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安排逐次施放出施工平面控制线和标

8、高控制线,以满足现场的施工需求。1.3保证措施⑴投入本工程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在使用前须经过国家法定计量部门的检定,精度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⑵对设立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定期进行检查、复核。加强对控制点的保护措施,对易产生位移的控制点多设护桩,并在使用前逐点校核。气候季节变化或温差较大时会引起测量误差,须提高地面控制点的校核频次。⑶在施工测控中,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做到勤测量,勤检测,并由不同的人员采用不同的控制点进行复核,所有施工测量放样均遵循“有测必复,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