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531418
大小:629.61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8-26
《丧事答谢词范文5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丧事答谢词范文5篇丧事答谢词(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各位好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20XX年4月21日9时9分,我敬爱的父亲──老先生走完了他坎坷而又绚丽的一生,永远离开了我们。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告别仪式,寄托我们的哀思。首先,谨让代表我的兄弟姐妹,代表我们全家,向今天参加追悼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这里,和我们一起,向我的父亲作最后的告别。父亲的离世,带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怀念和不尽的哀思。作为儿子,我无法用
2、简单的言语去总结父亲的一生,因为他不仅是我慈爱的爸爸,也是教育系统的元老,他曾用自己辛勤的耕耘,改变了许多人一生的命运。爸爸的人生准则简单得只有十二个字--“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而这恰恰是他一生的写照。在他长达45年的教师生涯中,为我们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坚强的战士,为我们的国家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子!可以说,父亲的一生,是勤恳踏实、严谨治学的一生;父亲的一生,是稳健坦诚、无私奉献的一生;父亲的一生,同时也是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师德修养光彩四射的一生。无论对于事业还是对于家庭,父亲总是
3、把自己看得很轻。他不仅是学生们的好老师,同时也是最尽孝的好儿子,最尽责的好丈夫,最慈爱的好长辈。他不但抚养我们成长,而且秉承了良好的家风,言传身教,培养我们成人,我们为有这样一位父亲而感到骄傲,同时也为父亲的离去而感到万分悲痛。现在,敬爱的父亲永远地走了,我们再也无法亲耳聆听他的谆谆教诲,再也无法亲眼面对他的音容笑貌,只能在心中深深地缅怀敬爱的父亲,怎能不让我们感到极度的哀痛和绵绵的思念?父亲,您就放心的走吧,我们会化悲痛为力量,牢记爸爸的遗训,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扎扎实实工作,像您那样,最大
4、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我们会继承爸爸留下的良好家风和优良品德,一定会善待和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把他们培养成出色的人才,一定不让您失望。因为,我们知道,这是对您在天之灵的最大告慰!并以此来回报父亲的养育之恩,回报社会,回报各位领导、各位尊长和各位亲朋。敬爱的父亲,今天,您最疼爱的儿孙们来送你了,您的生前好友们都来送你了。你知道吗?此时此刻,我们想以泰戈尔的一句诗为您送行:生如春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亲爱的父亲,您安息吧!最后,我代表我的家人,再次向出席告别仪式的各位领导、同事、同学、学生以及所有的亲朋好
5、友,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大家!二队的左邻右舍,刘家洼的父老乡亲,所有的亲戚朋友,请允许我以以下方式向大家表示感谢(下跪):母亲成水香,三一年五月初八生于善化乡什二村,因患肺癌医治无效,不幸于二零零八年四月十九日二时四十五分病故,享年77岁。母亲生病住院及回家疗养期间,诸位亲朋好友多次前来探视,这给母亲极大的鼓舞,也给我们家人最大的安慰。怎奈苍天不佑,病魔无情,母亲终撒手人寰。今天我们为母亲举行安葬仪式,承蒙各位不弃前来送葬,根据母亲遗愿,丧事从简,不迎桌子,不蒸花馍,不炸油轮,不搭搭红,诚望亲朋好友能
6、够理解。人来,我已感激涕零。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中,用平凡的语言,平凡的行为时时刻刻都在教育着、感化着我们几个平凡的儿女。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母亲多次说过,我一生上地回家都不走人家的自留地,为什么老天还要我受这么大的难过。母亲一生命运多舛,少时屡经磨难,饱受生活艰辛,初嫁善化居安建都村,生子跃进,后到刘家洼,生有成进、小进,视刘家长女金英如己出。幸遇新中国成立,方脱离苦海。五六年扫盲上过一段民校,认识不少汉字,可以看作是文盲中的知识分子,今年春节前,母亲在县医院住院时,我有意问起这段经历
7、时,母亲说她当时作为优秀代表曾在大会上交流过经验。母亲一生性格刚烈,爱憎分明。爱子女爱在骨子里,从不娇惯,处理亲戚邻里事向来以理服人,虽然家境贫寒,但她遇权贵从不低三下四,见弱者尤显仁义之心。母亲一生最难割舍的是娘家情结。小时候常听母亲讲,翻过西沟一到冯原地界,天都蓝了,水都甜了。这其中有对当时家庭现实无奈的叹息,更多是出于一个女人眷恋娘家的本能。多年来,乡上每有调来成姓的干部,母亲总是要去打听,看看是不是娘家村里的人,巧的是,大多到刘家洼工作的姓成干部,基本都是善化人,几个还与母亲有亲戚关系,其中在
8、乡上担任几年乡长成九民就是母亲的本家侄儿。母亲总是教育我们要知恩图报。在我们家困难的岁月里,凡是给过我们帮助的人,哪怕是说了一句关心同情的话语,母亲都会牢记在心。她常常教育我们要记人家的好处,并时常嘱咐我们,不走的路都要走三遍,再不济的人都有用到的时候。母亲一直身体不好,抚养我们几个受尽了艰辛,用她瘦弱的双肩扛起了家庭如山的重担,硬是一步一挪走到了今天。母亲累了,离开了她生活了近五十年的刘家洼村,离开了她牵挂的人和牵挂她的人。母亲走的也很安祥,她见到了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