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523482
大小:910.31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8-26
《2020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9常见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教学案含解析.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常见金属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2019年高考考纲解读】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2.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重点、难点剖析】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转化关系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1)知识主线:Na→NaO→NaO→NaOH→NaCO→NaHCO222233(2)转化关系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1)知识主线:NaAlO2AlCl3Al→AlO→Al(OH)→233Al(SO)243KAl
2、(SO)·12HO422(2)转化关系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1)知识主线FeOFeSO·7HOFe(OH)422Fe→FeO→→FeCl232Fe(OH)FeO3FeCl343(2)转化关系4.铜及其重要化合物(1)知识主线:CuClCuO22Cu→→Cu(OH)→CuSO24CuOCu(OH)CO223(2)转化关系:二、常见阳离子的检验与判断常见阳离子的检验1.用NaOH溶液检验Cu2+产生蓝色沉淀Fe3+产生红褐色沉淀Fe2+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产生白色沉淀
3、,继续加入NaOH溶液,白色Al3+沉淀溶解NH+共热生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42.特殊检验法加入KSCN溶液呈红色Fe3+加苯酚溶液呈紫色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滴加新制氯水或双氧Fe2+水后溶液呈红色3.焰色反应用焰色反应可检验出溶液中的K+和Na+K+火焰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Na+火焰呈黄色三、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1.无机化工流程题常见设问方向(1)反应速率与平衡理论的运用;(2)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3)利用控制pH分离除杂;(4)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5)实验基本操
4、作:除杂、分离、检验、洗涤、干燥等;(6)流程中的物质转化和循环,资源的回收和利用;(7)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评价。2.无机化工流程题的审题技能化工生产流程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表述性词语,这些表述性词语就是隐性信息,它可以暗示我们审题所应考虑的角度。常见的有:(1)“控制较低温度”——常考虑物质的挥发,物质的不稳定性和物质的转化等。(2)“加过量试剂”——常考虑反应完全或增大转化率、产率等。(3)“能否加其他物质”——常考虑会不会引入杂质或是否影响产品的纯度。(4)“在空气中或在其他气体中”——主要考虑O、HO、CO或其他气体是否参与反应或
5、达到防氧化、222防水解、防潮解等目的。(5)“判断沉淀是否洗净”——常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某试剂,以检验其中的某种离子。(6)“检验某物质的设计方案”——通常取少量某液体于试管中,加入另一试剂产生某现象,然后得出结论。(7)“控制pH”——常考虑防水解、促进生成沉淀或除去杂质等。(8)“用某些有机试剂清洗”——常考虑降低物质溶解度有利于析出、减少损耗和提高利用率等。【题型示例】题型一钠及其化合物由于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一完成的新课学习,课时少,任务重造成基础知识不牢,性质反应不熟,所以在复习钠及其化合物时,首先要强化
6、双基,如常见代表物的性质与应用、常见离子的特征性质(如焰色反应)等,还要强化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规范书写与训练。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氧)→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形成知识网,把一般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例1.(2018年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aHCO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3B.SiO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2C.AlO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23D.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
7、干燥剂【答案】D【变式探究】【2017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aO吸收CO产生O,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2222B.Cl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2C.SiO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2D.NH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3【答案】A【解析】过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A正确;因二氧化氯具有氧化性才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B错误;二氧化硅透光性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C错误;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热,所以氨可用作制冷剂,D错误。【举一反三】(2016·江苏化学,6)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的实验,
8、经过制取氨气、制取3NaHCO、分离NaHCO、干燥NaHCO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333答案C【变式探究】(2014·福建理综,6,6分)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