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1单元 负数.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单元 负 数第1课时 负数(1)【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例1,例2,第4页“做一做”第1,2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2.初步运用正、负数描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据。【教学重点】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初步运用正、负数描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数据。【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师:(PPT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同学们,这是中央气象台2012年1月21日
2、下午发布的六个城市的气温预报,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什么?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1)师:首先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温度计,请大家仔细观察:这样的一小格表示多少摄氏度呢?5小格呢?10小格呢?(2)小结: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得出:以零摄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3)对零上3℃和零下3℃的理解:师:零上和零下是一组相反意义的词,零上3℃和零下3℃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因此零上3℃可以用+3℃表示,零下3℃可以
3、用-3℃表示。 2.填写信息并解释。师:通过表格可以看出,中央气象台2012年1月21日发布的六个城市的气温预报情况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是多少。最高气温表示这一天中的气温不会再高于这个气温;最低气温表示这一天中的气温不会再低于这个气温。三、深入探究负数的含义及读、写法1.根据情境再提出问题。师:(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情境图)同学们,这是一张存折明细的示意图。第一栏是存钱或取钱的时间,第三栏是支出或存入的金额。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什么?2.理解存折中数字的意义。师:支出的数量前面用“-”
4、表示,存入数量前没有符号。存入和支出是一组相反意义的词,存入的钱数和支出的钱数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3.小组合作学习并汇报各数字的意义。(1)独立探究。(2)组内交流。(3)汇报展示。4.总结正数与负数的意义。师:同学们,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还见过负数?(强调生活中的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数和负数表示)5.正数与负数的读、写指导。提示:“+”是正号,读作正,通常可以省略不写;“-”是负号,读作负,写数时不可以省略。指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四、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总结
5、:这节课我们认识的正数和负数,在现实生活中,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通常情况下,像零上温度、收入、升高等都用正数表示,像零下温度、支出、降低等都用负数表示。五、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1,2题。六、布置作业相关习题。【板书设计】负数(1)正数:3,4.7,37 负数:-3,-4.7,-37【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1.本节课注重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层层递进,逐步深化。首先,借助温度计,使学生明确零上温度、零下温度与零摄氏度的关系。随后让学生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对
6、负数意义的认识。其次,让学生联系生活,进一步认识负数,既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又渗透了相反意义量的关系,有助于其辩证思维的发展,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2.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去探究负数的产生过程,由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体验更有研究的价值。[不足之处] 对负数的认识不够深刻。给学生提供的生活素材还不够多,学生对负数产生的必要性体会还不够深刻,应该在“负数产生的必要性”这一环节的处理上加深力度。[
7、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探求生活中的负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第2课时 负数(2)【教学内容】教材第5页例3及“做一做”的习题。【教学目标】1.会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3.进一步扩展数轴模型,为将来学习有理数、直角坐标系等知识打下基础。【教学重点】会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教学难点】能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尤其是关于负数的大小比
8、较。【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准备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8 5.6 +0.9 -29 +47 0 -82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师:(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情境图)图中的四个同学以大树为起点,分别向东、西两个相反的方向走。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行走的距离和方向呢?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一)引导观察,主动思考。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汇报在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2.画直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