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回收废品.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回收废品【教学内容】教材第59页例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问题)及第60页练一练第1~5题。 【教学目标】[来源:学科网]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学具的操作,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提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教学重点】如何建立实际情境与
2、加减法意义的联系。【教学难点】1.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2.培养学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PPT课件,小棒。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要爱护环境的情境智慧老人说:塑料埋在地下很多年都不会“腐烂”,它会危害庄稼的生长。所以小林、小红、小青他们三个好朋友一起去公园回收塑料瓶,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回收的情况好吗?[来源:学*科*网Z*X*X*K]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1)先出示小林说的话,让全体学生读一读,理解话中的意思。师把小林说的话贴到黑板上。(2)接着出示小红说的话,让
3、学生齐读,理解话中的意思。师把小红说的话贴到黑板上。(3)最后出示小青说的话,让学生齐读,理解话中的意思。师把小青说的话贴到黑板上。(4)师:从上面的三个数学信息中,能知道小林收集的个数吗?小红、小青呢?生:小林的知道,小红和小青的不知道。师:你能根据这三条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有可能提不出小红收集了多少个?或小青收集了多少个?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上。2.解决问题。(1)小红收集了多少个?[来源:Zxxk.Com]①小红收集的瓶子数与谁有关系?(生:小林)与小青有关系吗?(生:没关系)
4、那么我们先把与小青有关的信息和问题先放到一边,等会儿我们再解决好吗?(生:好)②理解题意,通过画图列式计算。让生把完整的应用题读一遍。师:我们一起来看看题目的第一句话:小林收集了13个塑料瓶。如果我用一个圆圈表示一个塑料瓶,那么我应该画几个圆圈呢?生:13个。师:我们再来看一看题目的第二句话:小红收集的比小林多3个。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字比较重要呢?生:比,多3个。师:你能依照老师的方法,用圆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画一画,试一试。师: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生:先画13个,再在后面多画3个。师:也就是先画出
5、与小林一样多的部分——13个,再在后面多画3个。师:我们再来看看问题问什么?生: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师:你能根据刚才画的图,用一个算式表示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吗?让生独立列式计算。(2)小青收集了多少个?教学方法与小红收集了多少个一样。[来源:学。科。网](3)小结:求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其实就是求比13多3的数和求比13少4的数,求比一个数多几,我们用加法算,求比一个数少几,我们用减法算。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60页练一练第2题。用小棒摆一摆,再画一画,然后列式计算。做完后说一说是怎
6、样想的、怎样解决的。2.出示口算卡“接龙练习”完成教材第60页练一练第5题。[来源:Zxxk.Com]做完后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60页练一练第1题。指导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组织交流,并写出算式的得数。做完后集体订正。4.完成教材第60页练一练第3题。指导学生看图,笑笑比淘气多折了6颗,应当用加法计算。5.完成教材第60页练一练第4题。四、全课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有什么收获呢?五、布置作业完成《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板书设计】回收废品 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分析:比小林多3个,就是比13
7、多313+3=16(个)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分析:比小林少4个,就是比13少4个13-4=9(个)【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1.教学中,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设计了符合一年级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环节用学生熟悉的“回收废品”导入新课,不仅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还进行了环保教育,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会一个数比已知数多几,就用已知数加几,一个数比已知数少几,就用这个数减几的道理。3.本节课是通过解决
8、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整节课中,给学生提供了不同的信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并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这样很大程度上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发言也很积极,说理也比较清楚。[不足之处] 情境可以适当简单一些,可以尽快进入知识点的学习;课堂上学生说的太多,动笔太少。[再教设计]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重在分析数量关系,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因此教学情境要有趣简明,这样能很快进入新课学习。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