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 地球的形状|苏教版 (10).doc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 地球的形状|苏教版 (10).doc

ID:57462169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22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 地球的形状|苏教版 (10).doc_第1页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 地球的形状|苏教版 (10).doc_第2页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 地球的形状|苏教版 (10).doc_第3页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 地球的形状|苏教版 (10).doc_第4页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 地球的形状|苏教版 (10).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1 地球的形状|苏教版 (10).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科学《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的第一课时,即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本课承接历史的轨迹,展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究过程,说明地球的形状。【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2、难点:比较观察船体在球面和平面上航行的差异。【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千年历史,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力,体会典型的历史片段,理解前人的不懈努力。【教学用具】教师准备;多媒体

2、课件学生准备;有关地球形状的资料,地球仪或伞、小纸船或火柴棍、纸、笔等。【教学活动建议】利用教材提供的科学故事,借助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故事的意义。例如借助地球仪我们可以让学生理解麦哲伦航海的意义,借助地球仪或伞和火柴棍,可以模拟在海边看远处归来的航船的情景等。【教学过程】激趣导入;美丽的地球,它是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家园,地球在茫茫宇宙之中,宛若一粒飞尘,而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来说,地球大得让人无法想象。1.你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2、你能举出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吗?3、如果只是根据你平时的观察,你认为地球是什

3、么样的?古人也和你们有同样的想法,如今的人类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认识地球的形状,但在很早以前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学者曾经提出过不同的主张,今天我们以历史发展的轨迹为线索,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板书课题;地球的形状(根据课堂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设计1~5个有关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在考察学生的同时引入教学。)新课1、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组长组织,结合课前收集的地球形状的资料,自主学习教材14—16页图文,完成下面图表中的内容,你可以用文字、图画等简单的方式完成。2、图表完成后,组长组织小组同学,参考教材方法,利用身边资料,试

4、一试,做“帆船进出港”的模拟实验。3、有问题组内或组间互相学习,给大家20分钟的时间,来完成上面的两个问题。(图表如下)半径人类对地球形状的猜想、探索与实践古印度古中国古希腊学者张衡认为麦哲伦周长面积地球形状苏联美国中国(列图表的方式更简明、更直观,给同学们两个大问题,简明又有深度,提出的要求也作出了强调---组长组织完成列表,组内或组间互相学习,试一试实验,尽量给同学们较充分的时间探究学习。)展示交流;1、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全班讲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猜想探索与实践。2、以小组为单位,由一个小组示范“帆船进、出港”

5、的模拟实验。3、看看这一组数据6378,40091,510067866(地球赤道半径,周长,地球表面积)你发现可以有哪些记忆技巧。(分别是4位数、五位数、九位数,第一个数字是4、5、6,半径可以记做678----3,然后3放在6后面,……此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用技巧来增强记忆,在轻松中学习。)(展示交流时间大约近10分钟,本节课是研讨课,因此让同学们有充分的时间表述自己学习的收获或自己的观点,沟通交流的同时更加明晰科学事物发展的真相。)达标反馈1、我们居住的地球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_______。2、______

6、__第一次完成环球旅行,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3、________第一个飞入太空,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了地球。4、在太空遥望地球的第一个中国人是______。学教反思;1、让同学们观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的多媒体课件。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启发、困惑或者收获。拓展延伸如果你每天走40千米,沿赤道步行一周需多少天?是500天、1000天还是1500天,关于地球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课后我们继续学习。板书设计;地球的形状赤道半径古印度古中国古希腊学者张衡认为麦哲伦赤道周长地球表面积地球形状苏联美国中国【教学反思和后记】

7、从平实的问题出发,研讨课,谈话式教学,学生感到很亲切,课堂气氛在发言、讨论、平和、严谨有序的氛围中,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