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生物膜法及应用课件.ppt

污水生物膜法及应用课件.ppt

ID:57444791

大小:1.53 MB

页数:44页

时间:2020-08-19

污水生物膜法及应用课件.ppt_第1页
污水生物膜法及应用课件.ppt_第2页
污水生物膜法及应用课件.ppt_第3页
污水生物膜法及应用课件.ppt_第4页
污水生物膜法及应用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污水生物膜法及应用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污水生物膜法及应用生物膜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平行发展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方法;实质是使细菌类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类的微型动物附着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并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污泥-----生物膜生物膜法的历史及发展:1865年德国科学家发现生物过滤作用;1893年英国将污水喷洒在粗滤料上,作为膜生物反应器的生物滤池问世;20世纪20—30年代建造了许多生物膜反应器;40-50年代生物滤池逐渐被活性污泥取代的趋势;70年代新的反应器以独特的优势受关注。活性污泥法中的微生物是呈悬浮状态的,属于悬浮生长体系;而生物膜法中的生物呈附着膜状,属于附着生长系统或固定膜工艺。1.概

2、述一、生物膜法的基本流程初沉池初沉池作用:去除大部分悬浮固体物质,防止生物膜反应器堵塞,尤其对空隙小的填料是非常必要的。二沉池二沉池作用:去除脱落的生物膜,提高出水水质出水回流出水回流作用:提高生物膜反应器的水力负荷,加大水流对生物膜的冲刷作用,更新生物膜,避免生物膜的过量累积,从而维持良好的生物膜活性和合适膜厚度。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水原污水二、生物膜的构造及净化机理1、构造1)结构:从外面到里面的顺序为污水、流动水层、附着水层、生物膜(分为好氧层和厌氧层)、滤料。2)挂膜:污水流经滤料,污水和细菌附着的有机物被分解形成生物膜并逐渐成熟。3)生物膜特性:高度亲水的

3、物质,同时也是微生物高度密集的物质。4)生物膜成熟标志:真正生态系组成及对有机物的降解功能都达到了平衡状态。5)生物膜生长阶段:潜伏期、生长期(20-30d)2、生物膜净化污水的机理及优势1)生物膜表面积大,能大量吸附水中有机物2)有机物降解是在生物膜表层0.1-2mm的好氧生物膜内进行3)多种物质的传递过程:空气流动水层附着水层生物膜微生物呼吸污染物流动水层附着水层生物膜生物降解H2O附着水层流动水层CO2、H2S、NH3水层溢入空气中微生物代谢产物4)厌氧层与好氧层的关系厌氧层与好氧层达到生态平衡5)理想生物膜法的状况减缓老化,避免厌

4、氧层过分生长,加快好氧层更新,不使膜集中脱落。4)分段运行与优势菌种分多段运行,每段繁衍于本段水质相适应的微生物1、生物相方面的特征三、生物膜处理法的主要特征1)微生物的多样化生物相—生物膜上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生活状态的概括。细菌、真菌

5、

6、·微型动物

7、

8、滤池蝇具有抑制生物膜的过速增长的功能线虫具有较好生物膜,促进其脱落的功能2)生物的食物链长生物膜上的食物链要长于活性污泥污泥量少于活性污泥系统3)能够存活世代时间长的微生物SRT与HRT无关2、处理工艺方面的特征1)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一段时间中断进水,对生物膜也不会有致命影响,通水后易恢复2)

9、污泥沉淀性良好污泥比重较大3)能够处理低浓度废水活性污泥:不适合处理低浓度的污水,若BOD长期低于50-60mg/L,会影响污泥絮体的形成。生物膜:20-30mg/L时,能降解到5-10mg/L4)易于维护运行,节能,动力费用低以土壤自净原理为根据,在污水灌溉的实践基础上发展需要有预处理及二沉池早期生物滤池(普通生物滤池)水量负荷低,(1-4m³/m².d);BOD负荷0.1-0.4kg/m³.d高负荷生物滤池塔式生物滤池限制进水BOD浓度(<200mg/l),常常采用回流水稀释。水量负荷提高3.0倍至40m³/m².d;BOD负荷上升至0.5-2.5kg/m³

10、.d。径高比1:6~1:8,H=26米,通风良好,解决占地,水量80-200m³/m².d.BOD负荷2-3kg/m³.d2.生物滤池一、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含有污染物的废水从上而下从长有丰富生物膜的滤料的空隙间流过,与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充分接触,其中的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吸附并进一步降解,使得废水得以净化;主要的净化功能是依靠滤料表面的生物膜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氧化作用。二、影响生物滤池功能的主要因素1、滤床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滤床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愈大,扩大传质的界面,促进水流的紊动,有利于提高净化功能。2、滤床的高度有机物的去除效果随滤床深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去除速

11、率却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3、有机负荷与水力负荷有机负荷较高,生物膜的增长较快,引起滤料堵塞,需要调整水力负荷,水力负荷增加,提高水力冲刷力,维持生物膜的厚度。4、回流5、供氧三、普通生物滤池1、构造普通生物滤池又称滴滤池,水力负荷和BOD负荷低。池壁:分为有孔池壁和无孔池壁。池底:支撑滤料和排除处理后的水,池底四周设置通风口。1)池体:2)滤料:质坚,稳定性好适于生物膜附着适于污水的流动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有较大的孔隙比就地取材3)布水装置目的:是将废水均匀地喷洒在滤料上主要有两种:固定式布水装置、旋转式布水装置4)排水系统不淤流速≮0.7m/s渗水装置

12、:与池底距离≮0.4m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