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441207
大小:205.5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8-17
《沪教版初二物理下册《机械和功》全章复习与巩固简单机械(提高)巩固练习.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沪教版初二物理下册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巩固练习】一、填空题1、(2014春•哈尔滨校级期末)当用筷子夹菜时,筷子是杠杆,它的动力是________对________的作用力,阻力是________对________的作用力,一般来说筷子是动力臂________阻力臂的________杠杆。2、下列杠杆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________,属于费力杠杆的有________。a.镊子b.瓶起子c.天平d.理发剪子e.拧螺丝的扳手f.铡刀g.切纸刀3、利用杠杆投掷石球,如图,作用在A点的力
2、沿_______时最小,已知石球重100N,OA=OB=1:4,则作用在A点力的最小值为_______。(不计杠杆自重及摩擦)4、如图是现代家庭经常使用的自动升降衣架的结构示意图,它可以很方便晾起洗好的衣服,取下晒干的衣服,其实就是通过一些简单机械的组合来实现此功能。图中动滑轮有_______个,此装置_______(“能”或“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5、如图所示,用滑轮装置将A、B两物体悬挂,如果不计滑轮重力与摩擦,要使整个装置处于平衡,则GA=______GB。6、如图所示装置是由两个简单机械组成,
3、一个是杠杆,另一机械是____________。当杠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如果OA=2OB,物体G重20N,则拉力F=____________N。(不考虑摩擦与滑轮重)二、选择题7、(2015•焦作一模)下列关于机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杠杆才属于机械B.使用机械既可以省力,还可以省功C.省力的机械,在使用时一定费距离D.动滑轮既能改变力的大小,也能改变力的方向8、(2015•洛阳二模)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 )A.为了使每组数据更准确B.为了
4、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C.为了减小由于摩擦带来的误差D.为了从多组数据中分析归纳出物理规律9、(多选)如图所示,重物A放在水平地面上,定滑轮B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重物A所受重力为GA,定滑轮B装置所受总重力为G定。在绳子的自由端施加竖直向上的拉力F1时,重物A对地面的压力为FA,重物A所受支持力为NA,此时整个装置处于静止平衡状态,不计绳重及滑轮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A与GA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FA大小等于GA与F1之差C.GA和NA是一对平衡力D.天花板上的O点受到的向下拉力大小等于2
5、F1+G定10、如图所示,物体M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两边分别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重物A、B相连。当物体M匀速向右运动时(线重和滑轮的摩擦不计),重物A和B的重力大小为()A.GA>GBB.GA=GBC.GA<GB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可能11、如图所示,杠杆已经平衡,下列仍能使杠杆平衡的做法是( ) A.左右各减一钩码 B.左减二、右减一个钩码 C.左右各向外移动一格 D.左右各向内移动一格12、如图所示,甲、乙两滑轮组,它们吊起的重物都是G,滑轮重量及摩擦不计,当重物匀速上升时,两滑轮组绳端拉力
6、分别为F甲、F乙,那么F甲:F乙是( ) A.1:1 B.2:3 C.3:2 D.1:313、如图所示,用两个滑轮匀速提起两个物体,甲、乙两个滑轮提起重物的质量相等,不计摩擦和绳重,若F1>F2,则说明了()A.使用定滑轮比使用动滑轮省力B.动滑轮的重力大于物体的重力C.使用动滑轮不省力D.动滑轮的重力小于物体的重力14、用下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使重量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用力最大的是(均不计摩擦)()15、如图所示,三个滑轮下悬挂的重物的质量相等,若滑轮、绳的重
7、力及滑轮与轴的摩擦忽略不计,则F1、F2、F3的关系为( )A.F1=F2=F3B.F1>F2>F3C.F2>F3>F1D.F3>F1>F2三、实验题16、在我市物理实验操作考试中,考评教师针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记录了甲、乙同学的操作过程(如下表),他们的实验步骤中均因为存在错误而失分。请你指出错误的步骤,并说明失分原因。甲同学乙同学实验步骤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a所示2.在带有滑道的杠杆两端挂上钩码后,杠杆的状态如图b所示。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记录钩码重,并读取动
8、力臂OA和阻力臂OB1.调节杠杆在如图c所在的位置保持静止状态2.在带有滑道的杠杆两端挂上钩码,并调节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d所示3.记录钩码重,并读取动力臂OA和阻力臂OB实验装置甲同学:错误步骤________(填序号);失分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错误步骤_______(填序号);失分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