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硅粉与硅微粉区别.docx

微硅粉与硅微粉区别.docx

ID:57440139

大小:11.08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8-16

微硅粉与硅微粉区别.docx_第1页
微硅粉与硅微粉区别.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微硅粉与硅微粉区别.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微硅粉与硅微粉辨析目前国内大部分生产硅微粉与微硅粉的厂商对二者的概念混为一谈,仅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把二者看做是一种产品。为了区分二者之间的关系,澄清市场的混乱状态,减少企业的损失,笔者将从外观、性能、生产流程、用途、指标、市场现状等各方面对这两种产品做具体的分析。 一.硅微粉与微硅粉市场现状当前来说,世界上只有中国、美国、德国等少数国家具备硅微粉生产能力,中国硅微粉的市场主要还是在国内,集中在安徽凤阳,浙江湖州,辽宁铁岭等地,出口量相对来说比较小,太阳能产业的加速又促使硅微粉的市场需求迅猛增长,硅微粉呈

2、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微硅粉的市场多集中在国外,而微硅粉在中国还属于一中粗放型的工业副产品,国外在微硅粉的使用中已经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加工后高价卖到国内的建筑、水泥、化肥等领域,。而国内专门做微硅粉的企业甚少,产量较大的还是东北、西北地区的几家大的铁合金企业,环保设备达标,回收回来的微硅粉硅含量比较高,而大连千年矿业的微硅粉是目前国内自己的品牌,已经在行业中有了一定的影响。二.硅微粉与微硅粉的生产流程上的差异,硅微粉是由天然石英(SiO2)或熔融石英(天然石英经高温熔融、冷却后的非晶态SiO2)经破碎

3、、球磨(或振动、气流磨)、浮选、酸洗提纯、高纯水处理等多道工艺加工而成的微粉。微硅粉也叫硅灰或称凝聚硅灰,也有人叫硅粉。是铁合金在冶炼硅铁和工业硅(金属硅)时,矿热电炉内产生出大量挥发性很强的SiO2和Si气体,气体排放后与空气迅速氧化冷凝沉淀而成。三.硅微粉与微硅粉外观上的差异,从外观上来说硅微粉与微硅粉基本也是比较容易辨别的,硅微粉其质纯、色白、颗粒均衡,是一种无毒、无味、无污染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根据硅石原料、还原剂或炉况的不同,绝大多数微硅粉呈灰色或深灰色。在形成过程中,因相变的过程中受表面张力的

4、作用,形成了非结晶相无定形圆球状颗粒,且表面较为光滑,有些则是多个圆球颗粒粘在一起的团聚体。    四.硅微粉与微硅粉性能和用途差异,从硅微粉与微硅粉性能或作用上硅业在线是这么划分的:硅微粉概括的说具备耐温性好、耐酸碱腐蚀、导热性差、高绝缘、低膨胀、化学性能稳定、硬度大等优良的性能。根据其用途硅微粉分为以下几类:普通硅微粉、电工级硅微粉、电子级硅微粉系列、熔融石英硅微粉、超细石英硅微粉、.纳米硅微粉。而微硅粉的作用主要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 1.用于砂浆与砼中:高层建筑物、海港码头、水库大坝、水利涵闸、铁

5、路公桥梁、地铁、隧道、机场跑道、砼路面以及煤矿巷道锚喷加固等。 2.材料工业中:高档高性能低水泥耐火浇注料及预制件,使用寿命是普通浇注料的三倍,耐火度提高约 100℃,高温强度及抗热震性能都明显改善;已普遍应用于:焦炉、炼铁、炼钢、轧钢、有色金属、玻璃、陶瓷及发电等行业;大型铁沟及钢包料、透气砖、涂抹修补料等;自流型耐火浇注材料及干湿法喷射施工应用;氧化物结合碳化硅制品(陶瓷窑窑具、隔焰板等);高温型硅酸钙轻质隔热材料;电瓷窑用刚玉莫来石推板。;高温耐磨材料及制品;刚玉及陶瓷制品;赛隆结合制品;目前除在

6、浇注型耐火材料中普遍使用之外,在电熔和烧结型耐火材料亦获得大量应用。 3.新型墙体材料、饰面材料:1墙体保温用聚合物砂浆、保温砂浆、界面剂。 4.水泥基聚合物防水材料。 5.轻骨料保温节能砼及制品。 6.内外墙建筑用腻子粉加工。 7.其他用途: ① 硅酸盐砖原料。② 生产水玻璃。③ 用做有机化合物的补强材料。④ 化肥行业中用作防结块剂。 五.硅微粉与微硅粉指标的差异,从指标上来说,二者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具体来说,硅微粉与微硅粉的化学成分基本上是相同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而且杂质里都含

7、有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铝等。只不过硅微粉的含硅量比较高,基本都在99%以上,而微硅粉的含硅量一般都在80-92%,94%以上都属于很不常见的。从粒度上来说,硅微粉由天然石英加工而成的,粒度比较大,有200目,300目,400目、500目、600目、800目、1000目、1250目、3000目、5000目等是一种粉状态。而微硅粉的细度小于1μm的占80%以上,平均粒径在 0.1-0.3μm ,是一种灰状态。从市场方面来说,微硅粉的潜在市场要比硅微粉要大,国内微硅粉的市场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8、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硅微粉与微硅粉有着本质的区别,性质不同决定着二者本质的不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