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424616
大小:156.98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17
《高中物理:4.1光的折射定律教案粤教版选修.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光的折射定律【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用具】小激光光源、一杯水、一条小鱼(大烧杯中)、半圆形玻璃砖、直尺、量角器、小黑板、挂图(折射现象)、硬币。【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以下概念: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光线、折射角。(2)理解光的折射规律。(3)理解光路的可逆性在折射现象中也存在。(4)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折射现象。2.过程与方法(1)由观察实验现象入手,通过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概括出相应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实验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2)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对生活的热爱、亲近的情感。(3)利用折射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使学生认识客观事物中因果关系的重要性(入射角决定折射角和反射角)。【教学重点】光的折射规律。【教学难点】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有关现象。【教学过程】一、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引入课题问题一:展示视频“海市蜃楼”,观察教科书图4-4-1。它们是怎样形成的?问题二:放大镜为什么能起放大作用?问题三:前面学了平面镜成像的例子,如水中倒影,是由于光从空气射向水面,又反射回到空气中,进入人眼形成的像。但水中倒影比物体本身更暗淡,为什么呢?2.教师
3、演示图4-4-2(可往水中加点墨水或牛奶,增强可视性),要求学生填空。出示小黑板内容(亦可以课件呈现)。(1)观察到的现象①光的传播方向在水面发生突变。②同时出现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③入射光线分解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进入人眼的是反射光线,弱于入射光线,故看起来偏暗)。(2)相关名称用心爱心专心3.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参考教科书(无玻璃砖者可选此)。(1)器材:小激光光源、半圆形玻璃砖、量角器、直尺。(2)要求学生带着下列问题去观察:①光的传播方向改变吗(若不改变,光路应为AOA′方向)?②与OA′相比,折射光线是偏离还是靠近法线?③
4、使入射角增大,则折射角如何变化?入射角减小呢?(3)由学生上台演示图4-4-3实验三次,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操作,引导台下学生观察、思考,得出结论。4.由教师引导学生仿照光的反射定律,总结出光的折射规律(1)三线关系: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法线居中)。(2)二角关系: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往往不相等)。(3)因果关系:折射角随入射角同方向变化。5.发散、深化提问:上面讲的是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是斜射。若直射(垂直入射)呢?二、通过
5、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认识光路的可逆性在折射现象中的存在1.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图2.出示装有一条小鱼的大烧杯,让学生进行观察与操作。(1)从侧面和上面观察鱼,对比鱼的大小的不同。结论:从侧面看,鱼更大(原因以后再讲)。(2)让学生用铅笔模仿猫去“刺”鱼。结论:鱼看起来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更浅,是虚像(可讨论问题:“眼见”一定“为实”吗)。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用心爱心专心3.讨论交流:折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1)讨论导引导引1:人透过空气看树木,是树木反射的光从树木沿直线进入人眼。导引2:人通过水面看岸边树木,光从树木到水面发
6、生反射,进入人眼。但人还是习惯地以为光是从水中树木的倒影处沿直线进入人眼的。即:我们总是依照光射来的直线方向去判断光源的位置。(2)在教科书图中,眼看鱼,光从鱼处出发,进入人眼,即光从水到空气中发生折射(与实验探究的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的情况相反)。(3)出示小黑板:对比光路方向空气→水二者相反、光路可逆水→空气光路图(4)应用:用光路的可逆性解释教科书中图4-4-4的现象。在岸上A看水中物B,好象在B′,变浅了;在水中B看岸上物A,好象在A′处,变高了。三、通过欣赏奇异的折射现象,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学习用光的折射规律解
7、释简单的折射现象欣赏:①教科书图②透过篝火看到的人会颤动。③海市蜃楼——在海面、沙漠上不均匀的空气中,由于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幻景像呈现在高空(古人误以为是蜃、大蛤蚧吐气而成,故又叫蜃景)。其形成原理可参考从水中看岸上物体的光路图。四、发展空间用心爱心专心1.家庭实验室(1)硬币隐现之谜(参见教科书)。(2)与教科书配套书《学生活动手册》中内容。2.自我评价(1)教科书中内容(2)磨砂玻璃淋湿后为什么会透明?(3)汽车前灯玻璃罩上的横竖条纹有何作用?3.物理在线(1)奇妙的光纤:发生光的反射。(2)网上搜索“海市蜃楼”内容。4.补充内容找
8、出图中的错误之处,并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科学规律?用心爱心专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