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412733
大小:515.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8-18
《土木工程道桥专业毕业答辩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毕业答辩论文题目:50m+70m+5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型梁桥设计专业年级:土木工程2009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目录1.前期准备工作2.方案设计3.未来展望前期工作在毕业设计开始之际,我主要做了以下几点:1.接收设计任务书,搞清设计任务内容及要求2.资料的寻找,主要是在图书馆进行寻找。相关书籍如下:邵旭东主编《桥梁设计白问》.范立础主编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姚玲森主编《桥梁工程》.范立础主编桥梁工程(上册、下册).李亚东主编《桥梁概论》.姜福香主编《桥梁工程》.3.规范的参考主要来自于老师传给我们的电子版.《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
2、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10).4.设计思路的拟定:方案比选、尺寸拟定、桥梁博士建模、恒、活载计算、次内力计算、预应力钢筋的估算、预应力钢筋的布置、预应力钢筋的损失计算、内力组合、主梁验算、挠度与预拱度的计算、主要工程数量汇总、图纸的绘制。返回网状图方案设计细部尺寸拟定内力计算桥博建模内力组合钢束损失计算钢束估算挠度与预拱度计算主梁验算主要工程数量汇总细部尺寸拟定(本次设计只做了引桥的设计计算)梁高根据经验数据和已建成桥梁的资料分析可知,通常支点梁高和主跨之比一般为(1/16-1/20)L,跨中梁高:一般为(1/30-1/50)L。
3、当建筑高度不受限制时,增大梁高往往是比较经济的方法,因为增大梁高只是增加腹板高度,而混凝土的用量却增加不多,却能显著减少预应力钢束的用量。经验数据如下等截面连续梁:一般施工法梁高为1/15-1/25顶推法施工梁高为1/12-1/17变截面连续梁:折线形跨中梁高为1/22-1/28支点处梁高为1.1-1.75倍的跨中梁高,即1/16-1/20曲线形跨中梁高为1/30-1/50支点处梁高1.5-3.2倍的跨中梁高,即1/16-1/20本次设计采用变截面曲线形,支点梁高取1/18.7,即3.75m,跨中梁高取1/40,即1.75m。顶板与底板顶板厚度一般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按照行车道板的要
4、求,具有承受横向弯矩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满足布置纵、横向预应力束筋的要求。通常,顶板的中部厚度不应小于板净跨径的1/30,且不小于200mm。连续梁中底板要承受支座负弯矩和跨中正弯矩,因此,要按构造要求设计。支点处底板:一般为(1/10-1/12)H支,跨中底板一般在22-25cm之间。本次设计中采用双面配筋,且底板也是由支点处向跨中按抛物线变化,因此,支点处底板取37cm,跨中底板取25cm,顶板取25cm。腹板厚度一般来说,变截面箱梁采用直腹板,主要功能是承受结构的弯曲切应力和扭转切应力所引起的主拉应力,墩顶区域剪力大,因而腹板较宽,跨中区域的腹板较窄。一般设计经验为:腹板内无预应力束筋
5、管道布置时,其最小厚度采用20cm。腹板内有预应力束筋管道布置时,其最小厚度采用25-30cm。腹板内无预应力束筋锚固头时,其最小厚度采用35cm。本次设计支座处腹板厚度取60cm,跨中腹板厚度取25cm。承托箱型截面梁顶与腹板相连处应设置承托,底板与腹板相连处应设倒角,必要时也设置承托。目的在于提高截面的抗扭刚度和抗弯刚度,减小扭转切应力和畸变应力。此外,承托使力线过渡比较平缓,减弱了应力的集中程度。常用的承托在顶板与腹板之间一般为1:1,1:2.1:3,底板与腹板之间一般为1:1。本次设计中,支点处顶板与腹板之间采用200x600mm,底板与腹板采用600x600mm,跨中处顶板与腹板之
6、间采用200x600mm,底板与腹板采用300x300mm。跨中和支点处截面如下返回建模本次设计初期建模采用悬臂施工法,引桥部分全长170m,单元划分全桥共分为80个单元,分别为17*1m10*3m、2*3m、10*3m、2*2m、10*3m、2*3m、10*3m、17*1m。悬臂施工法在施工阶段划分的过程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存在体系转换,受力比较复杂,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次设计后期中在采用悬臂施工法时,由于考虑施工阶段较多,而且存在体系转换,受力比较复杂,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和考虑,所以临时改为满堂支架法。全桥共分为80个单元,分别为17*1m、10*3m、2*3m、10
7、*3m、2*2m、10*3m、2*3m、10*3m、17*1m。因为满堂支架不考虑施工阶段的划分,所以单元划分不像悬臂施工法那么麻烦,单元划分和悬臂施工法的单元划分采取一致。返回内力计算主梁恒载内力包括主梁自重引起的自重内力和后期恒载引起的恒载内力。一期恒载内力(结构自重),二期恒载内力(桥面铺装)铺装层:0.2*25*13=65KN/m,防撞墙:采用8KN/m,合计:73KN/m一期恒载和二期恒载内力由桥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