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形心理学课件.ppt

完形心理学课件.ppt

ID:57392422

大小:2.20 M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8-15

完形心理学课件.ppt_第1页
完形心理学课件.ppt_第2页
完形心理学课件.ppt_第3页
完形心理学课件.ppt_第4页
完形心理学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完形心理学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一、格式塔心理学概述二、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三、格式塔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四、格式塔心理学的发展五、格式塔心理学在视觉原理的应用最简单的格式塔:在上图中并不存在三角形,然而由于视觉系统不断的进行完形计算,让人们的视觉认为“存在一个完整的三角形”一、格式塔心理学概述“格式塔”(Gestalt)一词具有两种涵义。一种涵义是指形状或形式,亦即物体的性质,例如,用“有角的”或“对称的”这样一些术语来表示物体的一般性质,以示三角形(在几何图形中)或时间序列(在曲调中)的一些特性。在这个

2、意义上说,格式塔意即“形式”。另一种涵义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和它具有一种特殊形状或形式的特征,例如,“有角的”或“对称的”是指具体的三角形或曲调,而非第一种涵义那样意指三角形或时间序列的概念,它涉及物体本身,而不是物体的特殊形式,形式只是物体的属性之一。在这个意义上说,格式塔即任何分离的整体。格式塔这个术语起始于视觉领域的研究,但它又不限于视觉领域,甚至不限于整个感觉领域,其应用范围远远超过感觉经验的限度。苛勒认为,形状意义上的“格式塔”已不再是格式塔心理学家们的注意中心;根据这个概念的功能定义,它可以包括学习、回忆、志向

3、、情绪、思维、运动等等过程。广义地说,格式塔心理学家们用格式塔这个术语研究心理学的整个领域。二、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格式塔学习理论可谓是现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先驱,于本世纪初由德国心理学家惠特海姆,苛勒和考夫卡、阿恩海姆等在研究似动现象的基础上创立的。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当时流行的构造主义元素学说和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不等于反射弧的循环。所谓格式塔,是德语Gestalt的译音,意即“完形”;他们认为学习的过程不是试尝错误的过程,而是顿悟的过

4、程,即结合当前整个情境对问题的突然解决。格式塔心理学主要观点1、突现论2、同型论3、知觉组织原则4、学习理论5、创造性思维1突现论似动现象的实验是格式塔心理学起家的重要实验,也是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创建的重要基础,这一实验是由惠特海默主持的。惠特海默用舒曼所制的速示器来呈现先后出现的两条线段A和B,先呈现线段A,后呈现线段B,如果呈现两条线段之间的时间差是30毫秒时,则两条线段会被看作是同时出现,并构成一个90о的角。如果呈现两条线段之间的时间差是200毫秒时,则出现了静止的两条线段一前一后出现;如果呈现两条线段之间的时间差

5、正好是60毫秒时,则会引起最佳的运动现象,即我们可以看到线段A向线段B的移动。惠特海默把这种原本是静止的两条线段在一定条件下知觉为单线移动的现象称为似动现象,他又称ф现象或PHI现象。惠特海默在解释这种现象时认为,似动现象不可能是眼球运动所致,实验已经证明,眼球的运动需要130毫秒的时间,实验的60毫秒时间之内是不可能产生眼球的运动。同样这也不是主体推理的结果。因此,惠特海默认为似动现象是一个依附在一定心理物理场中的崭新现象,也就是说是一个格式塔,是一种突现的现象。这种现象依附于一定的情景,是一个整体现象,它不可以分析为

6、元素。实际上格式塔在这里突出地说明了一条最基本的完形原理:在现象场中,整体不同于其各部分之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整体决定着各部分的性质。这一看似简单的发现其实是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最有力的反叛。似动主要依赖于刺激物的强度、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这些物理参数的相互关系可以用科尔特定律来表示:①当刺激间的时距不变时,产生最佳运动的刺激强度和空间距离成正比; ②当空间距离恒定时,刺激物的强度与时距成反比;③当强度不变时,时距与空间距离成正比。2同型论格式塔心理学家们在研究直接经验和行为的同时,也重视探讨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在这方

7、面,格式塔心理学家们试图证实一个总的假设:即大脑皮质区也是按照类似于完形原理而进行活动的,也就是说,人的每一个知觉过程中,人脑内都会产生一种与物理刺激构造精确对应的皮质“图画”,这就是同型论。绝大部分格式塔心理学家都信奉“同型论”,他们认为人的生理历程与人的心理历程在结构的形式方面是完全等同的。因此,同型论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二元论,它实际上和构造主义的身心平行论如出一辙。心理场心物场是由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考夫卡提出的。考夫卡借鉴物理学中的电磁场提出在人的精神活动领域存在着一个心理场,心理场是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

8、,而被知觉的现实则称作物理场。两者合称为心物场。心物场含有自我与环境这两极,这两极的每一部分各有它自己的结构。物理场中的环境包括地理环境和行为环境,行为环境受到地理环境的调节,但同时,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场也在运作着。它表明有机体的心理活动是一个由自我——行为环境——地理环境等进行动力交互作用的场。3知觉的组织原则知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