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立意——作文中要有点“殉道”意识.doc

深化立意——作文中要有点“殉道”意识.doc

ID:57376473

大小:2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8-13

深化立意——作文中要有点“殉道”意识.doc_第1页
深化立意——作文中要有点“殉道”意识.doc_第2页
深化立意——作文中要有点“殉道”意识.doc_第3页
深化立意——作文中要有点“殉道”意识.doc_第4页
深化立意——作文中要有点“殉道”意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化立意——作文中要有点“殉道”意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深化立意——作文中要有点“殉道”意识作者:胡卫东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3年第16期        名师简介胡卫东,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长。        考场作文·技法课堂        无论是记叙还是议论,背后都是对生活的认识,这个认识,是任何作文思维的起点。我们可以称之为作文的“基点”。每个人看待问题的“基点”的不同,决定了他思想境界的高下。同样的,体现在我们作文中的“基点”的不同,决定了我们作文立意的深浅。        那么,什么样的基点可以使我们的作文变得深刻些呢?        哲学家冯友兰先

2、生在《人生的境界》一文中,将人生的境界从低到高依次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一个人做事如果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社会的风俗习惯,这叫自然境界;一个人做事的动机是利己的(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不道德的人),这叫功利境界;一个人考虑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按照有利于社会整体的原则做事,这叫道德境界;一个人如果认识到自己是宇宙的一分子,他自觉地知道自己所做的事的意义,这叫天地境界。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更熟悉的可能是孟子的“义利之辨”。舍生取义,意味着对功利境界的超越,进入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        从目前同学们的写作

3、现状来看,很多立论其实都只停留在功利境界。如果我们的立论能够进入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或者说,能有一点“舍生取义”的意识,文章的起点就会高许多,立论就会深刻许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作文中要有点“殉道”意识。        那么我们要“殉”的“道”到底有哪些呢?或者说,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思考问题才会使我们的立论显得深刻些呢?        我们知道,人之存活于世,无非就是处理两组关系:人与外在世界的关系、人与内心世界的关系。人世间的很多矛盾冲突、离合悲欢都源于这两组关系。最佳的状态是这两组关系的平衡,即“和谐”。这两组关系经过一些

4、辗转,落实到我们的作文要求上,具体体现为对“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生”这两组关系的认识。        下面就同学们的写作实际,强调两点:        1.要旗帜鲜明地树立人本主义价值观。        一定要避免以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的价值观念去衡量人文层面的价值。比如,有一个年近七旬的老汉掉进了粪坑,而救起他的军校大学生却淹死了。对这件事你怎么看呢?这是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一件真事,当时很多人认为不值,因为大家认为有知识的年轻的生命更有价值,能给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但在“生命”这条底线上,所有生命存在的权利都是对等的,

5、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更不能用金钱或其他的东西来衡量。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能看到偏离人本主义的现象,我们不能就此认为这是合理的,而是要想办法如何去改变。        2.分析社会问题要做到“眼高手低”。        所谓“眼高”指的是立意的起点要高,要突破功利层面。而“手低”指的是分析问题要具体,要用心体会,避免教条化,要有人情味。而我们有的同学则恰好相反,要么对什么都漠不关心,要么就是好谈国家大事,似乎自己仍然生活在群雄逐鹿、策士纵横的战国年代,而对身边小事、社会民生却少有贴近生活和人生的分析意识和能力。一说到“小悦悦”事件就是道

6、德沦丧,一说到“拆迁”就是暴力强拆,一说到食品安全问题就是利欲熏心,一说到明星夫妻离婚就是花花肠子,既肤浅又脱离生活实际。        在处理“个人与人生”这组关系时,应立足于“人生的意义在于发展自己的天性,享受生命的乐趣”的人本主义生命观。        总之,无论是“个人与社会”的话题还是“个人与人生”的话题,立论的时候,多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多从“社会道义”的角度出发,摆脱社会上的一些庸俗成见,站在人文的、哲学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站在思想的制高点上,从微观的角度分析问题,就能使文章显得既深刻又实在。        写

7、作练兵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CCTV-2《第一时间·天气预报》栏目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语:“分享阳光,分担风雨。”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请以“分享与分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考场佳作        分担与分享        □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林听雨        舒婷将两棵树的形象定格在了我们心中:“我们分担寒潮、风雨、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分担风雨,分享阳光,才有了两颗心的交融。        分担,因着一颗充满勇气和责任感的

8、心灵而来。所以帕慕克写下《伊斯坦布尔》:“我出生的城市在她两千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如此贫穷、破败、独立。她对我而言一直是个废墟之城,充满帝国斜阳的忧伤。我一生不是对抗这种忧伤,就是让她成为自己的忧伤。”他分担的是一座城市的荒凉记忆,所以“呼愁(即‘忧伤’)”淋湿了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