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地质学11-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课件.ppt

石油地质学11-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课件.ppt

ID:57373673

大小:1.09 M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8-13

石油地质学11-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课件.ppt_第1页
石油地质学11-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课件.ppt_第2页
石油地质学11-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课件.ppt_第3页
石油地质学11-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课件.ppt_第4页
石油地质学11-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石油地质学11-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第一节油气运移概述一、油气运移概念简单讲,油气运移就是指油气在地壳中的移动。准确而言:油气运移是指石油、天然气在地下因自然因素所引起的位置移动。油气的运移与油气藏的形成、破坏、再形成、再破坏等紧密相联,密不可分。从油气运移的特征看,进入储层以前的运移是一种高分散态的聚集,而进入储层以后的运移是相对整体的运移,二者运移的动力特征是有差异的。一般将生油层中由固体有机颗粒(干酪根)衍生出的油气混合物,在细粒生油层的毛细管孔隙中的运移,称为初次运移。简单地说:油气自细粒生油岩层中向外排出的过程即为初次运

2、移。对于油气运出母岩后在储集层内部的全部传导过程则称之为二次运移.二、油气运移的基本方式油气运移有渗滤和扩散两种基本方式。渗滤是一种机械运动方式,遵守能量守恒定律,总是由机械能高的地方向机械能低的方向流动。流动特征可以用达西定律描述:Q=[K·S·(p2-p1)]/(L·µ)扩散是分子布朗运动产生的传递过程。扩散方向总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扩散传递速率与浓度梯度有关,服从费克(Fick)第一定律:J=-D·gradC第二节油气的初次运移一、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在细粒母岩中,未压实前,水的含量是非常多的,有机物生成烃的数

3、量,与母岩中水的含量相比是非常小的,所以普遍认为,水是油气运移的载体。一切引起水体运动的动力因素,都是油气运移的动力。在油气初次运移中,主要动力因素有四个方面:机理类似于挤压含水的海绵一样,生油层在上覆沉积物的压力(地静压力)作用下,其孔隙中的水以及油气即要向外运移。当岩层中的流体压力为静水压力时,称之为压实平衡。当其上发育了新地层后,新地层的负荷作用将使下伏地层压实,颗粒重新紧缩,产生粒间流体承压。(一)压实作用粒间流体压力与静水压力的之差为剩余压力。在剩余压力的作用下,孔隙流体得以运移排除。压实流体的运移方向以纵向

4、为主。当上覆地层沉积在盆地中心厚而边缘薄时,从而产生横向剩余压力差,使流体从盆地中心向边缘运移。在砂泥岩交互的地层中,泥岩易于压缩,且压缩率大,而砂岩不易压缩,压缩率小。从而造成泥岩中流体剩余压力较大,而砂岩中流体的剩余压力较小(理解时可先假设两岩层的流体相互未流动运移),由此造成了二岩层之间的流体剩余压力差,从而使得生油岩中流体向储集层中运移。所以,油气运移的总体规律是:从高压的生油岩向低压区,即向上或向下流向储集层;从盆地中心移向边缘。对于较薄的生油岩层,在上覆沉积物的均衡压实作用下,油气运移的载体水在1000米左

5、右时即被很快排出。此时,有机质尚未大量生成油气,待达到1500米左右的油气生成的主要深度范围时,生油岩中所含流体很少。要携带大量油气运移出去已不可能。不利于油气的聚集。(二)欠压实作用对于较厚或巨厚的泥岩层,由于流体排出面积所限,相对排出速度较小,以致在上覆负荷压力下,只有泥岩边部的水体能被及时排出而压实,而泥岩层内部流体受阻不能及时排除,使得负荷的一部分被孔隙流体所支撑,从而产生了与该岩层深度不相适应的异常高压。所谓异常高压也就是指高于正常流体压力的压力现象。此现象即被称为欠压实。然界这种异常压力分布较普遍,但主要见

6、于中新生界地层中。造成异常高压的根本原因是沉积物的压实作用受阻,此外,后面主要讲的蒙脱石脱水、水热增压、烃类聚集、构造作用等因素都能增大孔隙的高压异常。异常高压不仅对油气运移有利,而且对油气聚集有利,对油气的保存也有利,具体表现在四方面:①首先,欠压实泥岩中的异常高压是油气初次运移的重要动力。由于异常高压的出现,延迟了水体排出的时间,当水体排出时间延迟到油气生成的深度以后时(约1500米),异常高压作用释放的水,将携带油气一起排出生油岩层,使油气得以再次运移而聚集。②其次,由于异常高压作用,使得岩层孔隙度较大,载油的水

7、体较多;且处于较高温度和较高压力下的水,有利于油在水中的溶解,有利于水对油气的载运。③延迟了油气运出母岩的时间,从而为圈闭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④油气聚集以后,可以受到高压的保护而形成压力盖。有利于油气的保存。异常高压可以维持相当长的地质时间,直到释放至静水压力水平。异常高压随深度变化实测图(三)热力作用随着生油岩埋深的增加,地层温度升高,温度的增加对油气初次运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温度增加有利于有机质降解出液态或气态烃类物质,引起流体体积和压力增大。有利于油气的排出。2、温度增加有助于烃类解脱粘土物质

8、的吸附,促进烃的流动。3、温度增加降低流体粘度和油水界面的张力便于烃类液体流动。4、在主生油深度范围内,温度增加,使烃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5、热水增压作用,温度升高,水体膨胀,促使流体运移。热力作用造成的运移方向是由高温区向低温区,从地层深处向地层浅处,从盆地中心到盆地边缘。(四)毛细管力毛细管力的作用一般表现为阻力,仅在粘土岩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