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330223
大小:3.08 M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8-12
《中国地理题组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地理题组(二)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的三种典型土壤:黑土、水稻土、红壤的土壤构成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a、b、c代表的三种土壤分别是A.黑土、水稻土、红壤B.水稻土、黑土、红壤C.红壤、黑土、水稻土D.红壤、水稻土、黑土2.三种土壤中A.a土壤适宜茶树、红松的生长B.b土壤主要分布于松嫩平原C.c土壤可掺加熟石灰中合酸性D.三种土壤中,c的透气性好3.下图所示为我国四个航天发射中心所在区域示意图对图示四地作为航天发射中心的优势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晴天多,地形平坦B.乙——海拔高,便于运输大体积火箭C.丙——空气洁净,交通便利D.丁——纬度低海拔高,自转速度大4.图中
2、①②③④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①处冰川广布,雪山连绵B.②处千沟万壑,地表破碎C.③处远看是山,近看成川D.④处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下图①、②、③为几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据图回答5-6题:5.关于界线①的说法错误的是A.①界线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①线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C.①线以南一月平均温大于0℃D.①线南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6.关于界线②、③的说法正确的是A.②为内外流域界线,③为森林与草场界线B.②为季风界线,③为第二、三级阶梯(地形)界线C.②为森林土与非森林土界线,③为东、中部经济带界线D.②为400毫米年降水量界线,③为农牧业界线读“某地区略
3、图”,回答7-9题。7、一般情况下,图中河流流向、最大径流量分别是A、由北向南流动、6月B、由南向北流动、7月C、由南向北流动、8月D、由北向南流动、9月8、若图中黑点代表城市,则影响该地区城市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宗教D、水源9、若图中黑点代表某种经济作物分布区,则该经济作物最有可能是A、甜菜B、棉花C、油菜D、茶叶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4~6题。4.图中①区和④区的分界线是我国的A.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界线B.棉花主产区和非主产区的界线C.种植业区和放牧业区的界线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5.图中各区的优势能源是 ①区主要是煤和石油②区主要是石油和水能
4、③区主要是太阳能和水能④区主要是水能和石油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6.地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省是 A.青海 B.四川 C.陕西D.甘肃读下图,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右图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的土壤是由流水带来的B.甲地区植树造林的水热条件优于乙地区C.乙地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谷地D.①地区比②地区更适合发展种植业2.有关图中丙山脉及其两侧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上B.南侧平均气温低于0℃C.北侧国土整治的重点是风沙危害D.治理水土流失是南北两侧面临的共同问题10.右图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量与
5、径流量关系图,回答:若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我国东北平原、江南丘陵和珠江三角洲三地,则甲、乙、丙的正确排序是A.江南丘陵、东北平原、珠江三角洲B.东北平原、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C.东北平原、珠江三角洲、江南丘陵D.江南丘陵、珠江三角洲、东北平原下图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读后请回答4~5题:4.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为A.甲B.乙C.丙D.丁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地有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B.②地水土流失严重C.③地应大力发展立体农业D.④地风沙危害严重2009年11月上旬,我国中东部地区都经历了一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山东、北京等省份都不同程度受
6、到了大到暴雪天气的影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几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暴雪。据此回答6-8题。6.当雪灾发生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南极长城站出现极夜现象B.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C.法国马赛港阴雨天气较多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7.形成本次雪灾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哪一个()ABCD8.有关上题中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暖气团在甲乙两处均主动上升B.甲天气系统存在于高压脊C.甲较乙天气系统倾斜一定是因为甲处风力更强D.甲和乙天气系统大气均呈逆时针方向运动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9~11题。9.影响图示地区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B.
7、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气候因素10.图中甲、乙两地多年气温平均气温差介于()A.12℃~16℃之间B.8℃~16℃之间C.8℃~12℃之间D.4℃~12℃之间1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位于三大自然区中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B.乙区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大盆地C.该地区城市形成最主要原因是沿河设城D.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热量条件下图为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12.湿地被破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