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论文发表

基础医学论文发表

ID:5732314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23

基础医学论文发表_第1页
基础医学论文发表_第2页
基础医学论文发表_第3页
基础医学论文发表_第4页
资源描述:

《基础医学论文发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础医学论文发表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试验组为10级高职护理改革班学生110名,对照组为10级高职护理1班、2班普通班学生共97名。试验组基于“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一体化融合课程体系”进行三年培养,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基础-临床-实践三段式课程体系进行三年培养,即先前期完成人体解剖、组织、生理、病理、药理等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再进行内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五官科护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最后一年下临床实习,也未在前期两年理论学习过程中开展工学交替。  1.2方法  1.2.1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一体化融合将人体解剖、组织、生理、病理、药理等传统的专业基础医学课程与内外科护理、

2、妇产科护理、五官科护理等传统的专业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有机重组,开发了12门一体化融合课程。包括2门框架课程-基础医学总论、基本病理变化与护理,10门基础医学与护理融合的系统课程-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官、生殖系统。12门一体化融合课程是培养改革班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的核心课程。  1.2.2按系统开展工学交替在系统课程中实施工学交替。即在每个系统课程结束后,安排学生进入各大医院的科室进行临床实践1~2周。如《泌尿系统基础医学与护理》课程一结束,改革班学生便被安排至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等6家三级医院的肾内科、泌

3、尿外科,每家医院学生数约15~20名,每个科室学生数约8~10名。本系统见习共2周时间,1周后在同个医院内交换科室,即在肾内科1周、泌尿外科1周。工学交替阶段实行医生-护士-学校教师联合带教。学生早上跟医生查房,查完房后跟指定的护理带教老师,学校教师主要负责沟通协调工作。  1.2.3建立工学交替阶段的教学反馈机制工学交替教学评价由过程性评价(操作技能、学习和工作态度、护理病历书写及汇报、日记、实习成长册等)和总结性评价(出科考核)组成。在学评教方面,一个系统的工学交替结束后,向学生发放《护理专业改革班学生系统见习评价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临床带教老师的带教情况及工学交替

4、基地的教学人文环境。并召开组长会议及学生会议,访谈了解工学交替情况。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医院,督促临床不断提高带教效果。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避免了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护理课程相脱节将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护理课程的内容按照系统进行优化整合,使学生在掌握某系统的基础医学内容后,马上利用这些新鲜的基础医学内容去辅助学习内外妇儿等专业知识,有助于避免基础知识的遗忘,并保持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2.2项目化教学加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项目化教学通过构建一个

5、完整工作任务情境,培养并强化实际工作的职业核心能力,较好实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工作环境、以学生和行业技能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加强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3-5]。一体化融合课程的开发是参照国内外先进的现代护理理念,将每个系统的内容划分为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包含数个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选择典型的教学病案为载体,按照临床护理实际工作过程为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具体程序如下:先给一个完整的教学病案,然后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护理评估,提出存在的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包括对患者的健康指导),最后进行相应的护理评价。在

6、病案的穿插引导下,完成与护理工作过程一致的护理程序五个步骤,达到课程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有效衔接,缩短课程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距离。2.3早期下临床,提高了学生的岗位胜任力护生从护校生活到医院实习,会面临环境陌生、工作负荷大、理想与现实落差大、患者投诉等各方面的压力,使护生角色适应有一定困难。此阶段能否顺利适应角色并完成实习任务,对今后工作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6]。调研显示,改革班学生能在实习阶段更快地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适应环境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能更好地处理新科室的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融入到科室中,开展学习和工作(P<0.05)。这与改革班学生早期下临床接受的9

7、周的工学交替是密不可分的。在9周的工学交替中,学生去了不同的医院、不同的科室,接触了医院中不同角色的各种人(包括护士长、护士、医生、患者、患者家属,甚至护工等),已熟悉了医院的工作环境,初步学会了如何与医院中不同角色的人相处,提高了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国际医学教育联合会提出的全球医学教育基本标准将沟通技能作为毕业生必须具备的7种技能之一,沟通是护理人员的核心技能,良好沟通能增进护士对护理对象的了解,降低差错事故的发生,降低患者的投诉率,促进护患之间的理解和支持,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效果[7-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