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321049
大小:2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8-11
《鲤鱼常见疾病的防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鲤鱼常见疾病的防治白皮病 一、病原:是白皮极毛杆菌引起的。 二、病状:发病初期,病背鳍基部或尾柄出现白点,并迅速地扩大,背鳍和臀鳍间的体皮以及尾鳍处都出现白色。最后病鱼的鱼头往下朝及尾巴反而朝上,并与水面相垂直,不多久就死亡。 三、病因和防治方法: 此病在流行期间,由于拉网受伤引起细菌侵入而得此病的。在夏、秋最易发生的。 防治办法是:拉网操作要小心,避免使鱼皮肤受伤,因体弱的鱼容易受伤,所以在饲养上,一定要使鱼吃好及体质健壮。治疗办法是:每立方米水用漂白粉一克全池泼洒。鳃霉病 一、病原:鳃霉菌侵入鳃部引起的。 二、
2、症状:鳃组织受破环,呈苍白色,有时有点充血、出血,终于呼吸受阴而死亡。 三、预防方法: 1、经常保持水质的清新,防止水质恶化。 2、经常发生此病,不能用大粪、大草沤肥,改用混合堆肥。 四、治疗方法:发现此病迅速加新水,或鱼移到水质清瘦水池(另外箱网,或转移网箱),病可停止。赤皮病 一、病原:病原体是萤光极毛杆菌引起的。 二、病状:鱼的体表局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尤其是鱼的腹部和两侧极为明显,呈现块状红斑。鳍条末端腐烂,鳍条裂开。病鱼瘦弱,常常单独游于水面,行动迟缓。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就会引起死亡。 三、病因:此
3、病是由于在养殖操作、运输、拉网过程中,不小心引起皮肤受伤引起的。此病常和烂鳃、肠炎病并发,以加重鱼的病情及增大死亡率。 四、预防方法: 1、鱼种放养前,先用漂白粉5-10克/立方米水浸泡鱼种约半小时。 2、在发病季节前,在食物埸挂漂白粉挂篓以进行预防。 3、在放养之前,一切养殖操作,一定要小心。匆使鱼皮肤受伤。冬季水温很低,一定要防鱼类受冻伤。 五、治疗方法: 1、漂白粉:全池泼洒,每立方米用药一克。此法可作为预防。 2、五倍子:每立方米用药1.5-3.0克,煎水全池泼洒。 3、磺胺噻唑:因病菌还会侵入血液,在采
4、用上述方法治疗同时,还要采用磺胺噻唑进行内服治疗。第一天用药5克/100鱼治疗。第2-6天用2.5克/100鱼重。方法是:把此药拌在面糊内,然后和草料拌在一起,稍乾一下去养草鱼。或是青鱼可拌在米糠或豆饼中投喂。 4、注射青霉素治疗草鱼赤皮病。每尾体重16斤的亲鱼注射10万国际单位,10天后,病状可消失。疖疮病 一、病原:是由于疖疮型的点状产气单胞菌引起。 二、病状:鱼体肌肉组织出现象人的溃伤一样的脓疮,其疮内充满脓汁和细菌,脓疮周围的皮肤和肌肉发炎、充血、鱼鳍基部也充血,鳍条裂开,严重地肠道也充血。 三、防治方法与赤皮病
5、相同。细菌性肠炎 一、病原:过去认为是肠型点状阔气单胞菌引起的,现在认为病因不明。 二、病状:病鱼腹部出现红斑,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有血黄色粘液流出。开腹检查,可见肠道发炎充血,严重时肠道发紫。病鱼不想吃食,行动迟缓,很快就会死亡。 三、预防方法: 1、生石灰彻底地清塘。 2、发病季节每10-15天用漂白粉半斤进行食物进行消毒。 3、磺胺胍、大蒜喂服:同治疗方法。 四、治疗方法: 1、磺胺胍:每100斤鱼第一天喂5克第二天至第六天药量减少到一半。 2、大蒜头:每100斤鱼喂大蒜头半斤(每10斤饲料再加4两盐),与
6、饲料拌和上食台投喂,连喂3-6天。 3、综合各地介绍,细菌性烂鳃炎,或肠炎,或烂鳃、肠炎、赤皮往往并发,这要综合进行如下治疗: A、五倍子加呋喃唑酮:将将五倍子煮成药液连渣带汁泼洒用五倍子1.4-3.0克/立方米水。并同时连喂六天呋喃唑酮,每天100斤鱼用药500毫克,不到100斤鱼却采用100斤的用量投喂。个别池严重的,初次用量加重一倍。五倍子药液煮法:按五倍子一斤加四斤水的比例煎煮。煮开后用锅铲将整个的还末碎的五倍子沿锅边搞碎。煮开后再煮约15分钟即成五倍子药液。呋喃唑酮用水溶解后与米糠抖和,捏成团状上饲料台投喂,用荞麦
7、粉做粘合刘,米糠中加荞麦粉的用量占粉的总用量的1/5左右。 B、漂白粉加大蒜:用漂白粉一克/立方米水全池泼洒,同时用大蒜头0.5-1.0斤/100斤水磨成糊状与饲料拌和上饲料台投喂。或是将大蒜与大草拌和后阴干后投喂,连投喂六天。 C、用四合剂治疗:即每100斤草鱼用晶体敌百虫0.1斤,乐果0.2斤,漂白粉0.5斤,食盐1斤,拌入三斤米糠,或饼类中,或取一部份“四合剂”溶液拌草料喂草鱼。病情轻微的,投一次可会好;严重的若投一次不行的,可继续再投1-3次,即可治好。有的地区采用“四合剂”进行草鱼病进行防治试验,已连续四年草鱼成活
8、率达到80-90%,或以上。鳞立病 一、病源:由细菌引起的。 二、症状:病鱼鳞片向外张开,竖立起来,如同松球,并有烂鳃,鳍条基部充血,腹部有时膨大。 三、防治方法: 1、鱼体表受伤,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操作、运输、放养、捕捞匆使鱼体受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