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纤维的发展及抗菌纺织品的应用(1).pdf

抗菌纤维的发展及抗菌纺织品的应用(1).pdf

ID:57320304

大小:217.8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8-11

抗菌纤维的发展及抗菌纺织品的应用(1).pdf_第1页
抗菌纤维的发展及抗菌纺织品的应用(1).pdf_第2页
抗菌纤维的发展及抗菌纺织品的应用(1).pdf_第3页
抗菌纤维的发展及抗菌纺织品的应用(1).pdf_第4页
抗菌纤维的发展及抗菌纺织品的应用(1).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菌纤维的发展及抗菌纺织品的应用(1).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0卷第3期化纤与纺织技术Vol.40No.32011年9月ChemicalFiber&TextileTechnologySep.2011殐檭檭檭檭檭檭檭殐檭檭殐综述与专论檭檭檭檭檭檭檭殐文章编号:1672-500X(2011)03-0022-06抗菌纤维的发展及抗菌纺织品的应用刘伟时(广东省化学纤维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45)摘要:抗菌纤维对于防止病菌对人体健康的侵害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抗菌纺织品已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并为人们所重视。文章综述了抗菌纤维的研究进展,论述了抗菌纤维的分类、加工方法、抗菌剂种类及抗菌机理,介绍了抗菌纺织品的应用。关键词:抗菌纤维;加工方法;抗

2、菌剂;抗菌机理;应用中图分类号:TS102.528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2-500x.2011.03.0071前言菌在纺织品上的繁殖以及细菌分解织物上的污物而产生臭味,并导致皮炎及其它疾病,保证人体自然界的许多物质循环要靠微生物的代谢来的健康和穿着舒适,降低公共环境的交叉感染完成,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无害的,而且是有率,使纺织品获得卫生保健的新功能。益和必需的。但是也有些微生物会引起人类的病2抗菌纤维的研究进展害,如细菌、真菌、病毒等,如果环境条件适宜,某些致病的微生物侵入人体使健康受到威胁,甚人类最早使用抗菌纤维和织物的历史可以追至会危

3、及生命。纺织纤维因其多孔式物体形状和溯到古埃及,大约4000年前埃及人就采用织物高分子聚合物的化学结构有利于微生物附着,同浸渍液处理裹尸布,保存木乃伊。现代抗菌纤维时,在人体穿着过程中,会沾上汗液、皮脂以及的研究以1935年Domag报告为标志,当时其它各种人体分泌物和环境污染物,为各种微生Domag报告了用季铵盐处理后的服装具有抗菌的物提供营养源。在致病菌的繁殖和传递过程中,功能。二战时期,德军用季铵盐处理军服,大大纺织品通常是良好栖息地,并成为疾病的重要传降低了伤员的感染率。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播源。因此,纺织品的抗菌功能研究和开发有着后,抗菌织物才开始在民用产品中推

4、广。极其重要的意义。抗菌纤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1]抗菌是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细菌或阶段为1955~1965年,是抗菌纤维的孕育时期,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的过程。抗菌纺织品很多人认识到抗菌纤维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积不仅可以避免纺织品因微生物的侵蚀而受损,而极参与研究开发工作。第二阶段是1965~1975且可以截断纺织品传递致病菌的途径,阻止致病年,称为抗菌纤维的应用期,这一阶段的前期,收稿日期:2011-04-25作者简介:刘伟时(1979-),女,湖南宁乡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化学纤维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第3期刘伟时:抗菌纤维的发展及抗菌纺织品的应用23人们

5、主要追求抗菌纤维的抗菌效果,当时用于抗甲壳素是一种天然生物高分子聚合物,又称菌整理的抗菌剂主要是氯代酚、有机锡、有机甲壳质、几丁质,是一种特殊的纤维素,也是自汞、有机铜、有机锌以及一些含硫化合物等强抗然界中少见的一种带正电荷的碱性多糖,广泛存菌性化学物质,这些药物用量虽少,但效果显在于低等植物菌类、藻类的细胞,节肢动物虾、著;这一阶段的后期,抗菌剂的安全性引起人们蟹、蝇蛆和昆虫的外壳,贝类、软体动物的外壳的关注,人们发现部分有机金属化合物对人体的和软骨,高等植物的细胞壁中。壳聚糖是甲壳素细胞和组织有毒害作用,会引起皮肤斑疹和炎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后脱去N—乙酰基后生成的,[3]

6、症,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方向为针对抗菌性和安一般与其他纤维混纺。全性的矛盾,加紧开发安全性抗菌剂。第三阶段自1979年Allan等发现壳聚糖具有广谱抑菌从1975年美国道康宁公司生产的DC-5700型性以来,很多关于壳聚糖抑菌作用特性、机理及抗菌剂投放市场开始,成为抗菌纤维的发展期,各种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相继发表,壳聚糖具有这一阶段,各种新型抗菌剂及制备工艺不断涌优良的抗菌性能已被人们认可。多数研究认为壳现,尤其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抗菌纤维的研聚糖的抑菌性主要来源于分子链上带正电荷的取究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代基氨基。一般细菌的细胞常带有负电荷,带正今,

7、抗菌领域的研究重点转变为以纤维加工方式电的基团与细菌蛋白质结合后使其改性并使细菌赋予最终织物抗菌性能,替代以后整理工艺为主被絮凝、聚沉,从而抑制其繁殖能力,因此壳聚的抗菌织物产品,抗菌纤维和织物的耐洗涤性能糖抑菌能力受其游离氨基数的影响。实验表明,进一步提高[2]。甲壳素/壳聚糖纤维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杆菌等常见菌种具有很好的[4]3抗菌纤维的分类及抗菌机理抑菌作用。甲壳素/壳聚糖纤维制成的医用敷料,可以使肉芽新生,促进伤口愈合;临床上具抗菌纺织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后整有镇痛、止血的功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