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304438
大小:21.01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8-11
《雨霖铃导入课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雨霖铃一、导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可这苦痛触却发了诗人的情怀,他们用诗词歌赋来倾诉咏叹离愁别绪。透过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想见朋友分别时的悲楚,夫妻天各一方的哀怨,母亲呆望游子归家的泪眼愁眉,我们可以体悟到“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的至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柳永的《雨霖铃》感受离别的千种风情。出示:学习目标二、作者简介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在北宋著名词人中,他的官位最低,但在词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他的词在当时便为人传唱,据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柳永在与歌妓一起生活
2、中得到了感情上的慰藉,同时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所以他的作品,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感情真挚。《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三、简介婉约派四、听朗读。请同学们仔细听录音范读,可以跟着默读,边听边圈画出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离别心情的一句话。五、整体感知师:词中哪句话集中表现了作者和恋人离别的心情呢?请大家找出来。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师:作者的心情在词的下片表露无疑,那就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板书--“多情自古伤离别”)师:这句话表露出作
3、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生:伤心,凄凉。师:是啊!佛言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悔、爱别离、求不得。其中最苦是“爱别离”。“多情自古伤离别”就是对这种心情的经典概括。我们还学过哪些表现离别的名言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多媒体出示)师: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多情之人因离别而感伤的心情是非常普遍的。而柳永的这种“伤离别”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我们投入感情再来读读这句话,品品柳永独特的离别情。师生:(齐读)“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师:大家品出柳永与众不同的情感来了吗?想好了,请和大家分享一下。生(预设):我觉得柳永的“伤离别”比一般人更重,“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说
4、明柳永的离别是在凄冷的秋季。文人感秋则悲,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场景下和心爱的人离别呢?真是双重的痛苦啊!六、重点探究师:说得真好啊!说你是柳永的知音也不为过啊!那么柳永和所爱的人的离别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看词的上片,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边读边标示出词中的意象。生:(读)师:(巡视点拨)好!大家读得很认真。词的上片作者描写了哪些意象呢?生:寒蝉、长亭、骤雨、兰舟、泪眼、烟波、暮霭、楚天(板书)师: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呢?生:凄凉、沉寂。师:在作者哀婉伤感心情的笼罩下,“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那么,这些意象都是作者眼前看到的实景吗?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生:不全
5、是实写,“烟波、暮霭、楚天”是作者的想象语。师:作者把眼前的实景和想象中的虚景结合起来,借以表达内心“伤离别”的心情。我们要了解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一切景语皆情语,寓情于景也是诗词创作常用的手法。上片有一句典型的“情语”,你找到了吗?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师:文学的魅力在于细节的真实,这是一处经典的细节,值得我们用心品味。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品味。(多媒体出示)生:(就上述问题分组展开讨论,然后和大家交流。)师:文学是想象的艺术,大家丰富的想象填充了柳永留下的艺术空白。那么,与恋人离别后,作者的痛苦有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呢?请位同学为大家朗诵词的下片。生:
6、诵读。师:思念是一种说不出口的痛,而柳永又是如何表达的呢?你认为哪句最能代表柳永的心声呢?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与大家分享。生1(预设):我认为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作者直抒胸臆,把离别后的痛苦酣畅淋漓地说出来了!师:前面我们分析了,这句最能体现作者的离别情绪。生2(预设):我认为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作者借景抒情,“酒”“杨柳”“风月”这些意象集中渲染了作者借酒浇愁、苦闷难捱的愁苦心情。师:这一句被词评家贺裳称为“千古俊句”,经你一分析,当之无愧啊!“酒”无味,“柳”留人,“晓风”秀丽,“残月”凄迷,作者借景抒情,用这些意象集中渲染了
7、自己借酒浇愁、苦闷难捱的愁苦心情。正所谓“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生3(预设):我认为是“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尘万丈,我非你不爱。恋人离开,百无聊赖。正可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生4(预设):我就说说对最后一句的理解吧!“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有一种“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的无奈与孤寂在里面。以问句作结,引人思考,余味无穷。师:能用所学知识相印证,并有自己的感悟。很好!我们无论选哪一句,都能体味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