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284752
大小:3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09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练习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区域经济联系一、选择题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图,回答1~2题。(双选)1.对图中各地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为迎风坡,降水丰富B.②地土层深厚,适合种植C.③矿区地势低洼D.④城市的形成与河流有关2.乙河形成河口三角洲,而甲河没有,其原因是乙河流域( )A.开山采矿,河流污染严重B.林地分布少,水土保持作用弱C.城镇人口多,用水量大D.湖泊数量少,泥沙沉积弱黑山共和国位于欧洲南部巴尔干半岛,多山,沿海地区有狭长的平原,北部石灰岩广布。黑山制造业薄弱,大量工农业产品依赖进口,物价偏高。目前中国正与黑山积极开展交通、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合作。据此完成下题。3.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
2、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北部地区地表水资源很丰富B.该地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C.南部地区夏季降水多,易洪涝D.南部河湖水量季节变化明显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表)。回答4~7题。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地形和地势平原丘陵/海拔较低高原山地高原气候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水文特征外流河内流河多冰川植被和土壤温带森林/黑土、褐土、红壤草原发育下的土壤冻土区域内部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 ①②海拔高度4.表中空格①、②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地形、热量 B.热量、水分C.水分、热量D.海陆位置、纬度
3、位置5.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B.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C.热带气旋的形成D.冬夏季节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6.相对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是( )①降水丰富 ②热量充足 ③光照充足 ④气温日较差大 ⑤气温年较差大 ⑥灌溉水源充足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⑥D.③④7.青藏高寒区相对于东部季风区光照充足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B.地势C.内陆D.昼夜长短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
4、,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下面8~9题。8.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9.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广西较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下图为世界某两个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10.导致
5、图中两地区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B.气温C.海陆位置D.光照11.右上图中钱塘江河口三角洲缺失的原因是( )①水流速度快 ②潮水顶托作用明显 ③潮水冲刷作用强烈 ④流域植被覆盖良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12~13题。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城市化水平(%)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全国1.0052.571.001.00青海0.8647.440.140.95河南0.8242.437.741.07黑龙
6、江0.9356.901.000.29浙江1.6563.200.832.5612.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13.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二、综合题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5年中苏石油合作20周年。苏丹石油资源丰富,开发政策优惠。中国已在苏丹逐步形
7、成集生产、精炼、运输、销售于一体的完整的石油工业产业链,每年为中国带来数百万吨的石油供应。中国石油企业在苏丹的投资回报率高达18%左右,同时中苏石油合作也促进了苏丹的经济发展。右图为苏丹主要油田分布示意图。(1)指出在中苏石油合作中,两国分别所起的主要作用。(2)分析中国石油企业在苏丹投资合作的原因。(3)简述中苏石油合作对苏丹的有利影响。15.读“甲岛雨季平均降雨量(单位:mm)分布图”和“乙、丙岛相关地理要素图”,回答下列问题。(1)读甲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