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中“仁”“义”“礼”的关系.doc

孔子思想中“仁”“义”“礼”的关系.doc

ID:57275646

大小:1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08

孔子思想中“仁”“义”“礼”的关系.doc_第1页
孔子思想中“仁”“义”“礼”的关系.doc_第2页
孔子思想中“仁”“义”“礼”的关系.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孔子思想中“仁”“义”“礼”的关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孔子思想中“仁”“义”“礼”的关系作者:高一品来源:《读天下》2018年第11期        摘要:孔子哲学思想的体系是基于“仁”“义”“礼”三者的关系而构建的,因而本文从“礼”与“义”的关系、“仁”与“义”的关系、“仁”与“礼”的关系三方面进行探索,最终得出在本质维度“仁”为基础,在现象维度“礼”为基础的逻辑构成关系。        关键词:“仁”;“义”;“礼”        “礼”在孔子的理论中是道德行为的具体要求,而“义”是一切行为所应遵循的原则,判断行为是否合“理”的依据,“仁”则是其中全部内容的核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内在依据。        一、“礼”与“义”

2、        在孔子以前,人们以流俗信仰为秩序制度,将此种传统称为“礼”。但此种“礼”并不具有本原性的地位,只是作为“本”的天道所发展出的现实秩序,是依据“天”被创造出的。因而,此种“礼”只是狭义的世俗之礼,仅限于仪文的范畴,是以“天道”作为依据,“奉礼”即为“敬天”。而广义的“礼”则为秩序本身,不是事实意义的“礼”,而是理论意义上的“礼”。而在孔子的理论体系之中,“礼”的基础不在于“天”,而在于人的自觉心或价值意识,自此脱离了原始盲目的信仰,而树立人的主体意识,确认人自身的价值与重要地位。        在孔子的理论中,“义”具有“正当”与“道理”两种涵义。例如,“见义

3、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之中,“义”表示“正当”。此种“正当”的意义又可以细化为“公正”“责任”与“正当之理”的涵义。例如,“其养民也惑,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此处的“义”即代表“公正”,说明统治者对人民的管理与教化是有所依据的,遵循合理的原则;“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说明统治者对人民具有教化的责任与义务;“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论语·述而》),此处“义”与“不善”相对应,表示“正当之理”。而对于“道理”涵义的应用,孔子以“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说明其唯“理”是从的态度。        在其思想体系之中

4、,“义”与“礼”是本与末的关系,“义”是“礼”的实质,“礼”是“义”的展现。一切现实生活中所遵循的制度仪文、生活秩序,都是以作为“正当性”与“道理”的“义”为基础,“奉礼”不再是拘泥于传统的“顺天”,而是顺从人自身的意识。以“义”规范下的意识作为价值判断的唯一依据,以此种正当性的要求作为“礼”真正的基础。        可见,孔子在从传统的“礼”以“天道”为本转化为以“义”为本的过程中,说明了“礼”应是自觉的,而不是自然的,是以要求“义”的自觉意识为根本的。在其“仁”“义”“礼”相互关照的体系中,“义”与“礼”是体与用的关系,即本体及其现象,实体及其应用的关系,因而主张摄“

5、礼”归“义”。        二、“仁”与“义”        孔子在意识到自觉意识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说明了自我为主宰且希望成全他人的境界。此种境界即为“仁”。“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实际上,此种论述不仅说明了人本身的自主性,也说明了只有摒除私欲,去除私心,才能产生“公心”,才能超越一切存有的限制而达到“仁”的境界。此种“仁”不向外探求,不要求外在条件,只向内探求要求自身,最终达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的高尚境界。但此种向内探求与内心境界的养成并不是依据主观情欲,而是依据“义”而进行价值判断,“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6、)且在此基础上进行道德实践。        实际上,去除私心,则为放弃自身的“利”,而选择公心,即“义”。“仁”即为公心,“仁”是“义”的根本,是人所追求的自觉境界,而“义”则为实现此种境界的具体原则,是自觉的发用。“仁”是“义”的基础,放弃私欲成全他人才能符合“理”的要求,才能符合正当性原则。“义”是“仁”的显现,只有遵循“义”的公正的原则才能说明行为主体没有产生一念不善而是始终贯彻无私心的“仁”。        而“仁”的境界如何达到,如何具体践行,首先则要做到“直”。孔子认为,“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而“巧言令色,鲜仁矣。”(《论语·学而》)由此对比可见,

7、实现“仁”的必要条件即为具有真情实感。相较于虚伪,人能够犯错误也体现其真诚,说明其能够达到仁。“人之过也,……观过,斯知仁”(《论语·里仁》)当人的真情实感过于激烈则会产生错误,但正因为此种能够作为现实依据的错误本身,实际上说明了行为主体所具有的真情实感,只有“直”,“诚”才是实现“仁”的必要基础。所以即使“子为父隐,父为子隐”(《论语·子路》)的做法会与社会客观法则相违背,但因其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仍符合“仁”的要求。但是“直”不能不受限制的发展,“过”犹“不及”,因而需要“礼”加以规定,使人与社会相适应,相和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