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的分类和特性.doc

基础设施的分类和特性.doc

ID:57275366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08

基础设施的分类和特性.doc_第1页
基础设施的分类和特性.doc_第2页
基础设施的分类和特性.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基础设施的分类和特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基础设施的分类  在日本,基础设施包括以下内容:(1)环境与卫生设施,其中包括:下水道、简易下水道、垃圾处理设施(包括工业废物处理设施)、城市公园。(2)公共租赁住宅设施,包括公营住宅、“日本住宅公团”住宅、“地方住宅供给公社”的租赁住宅等单位的投资。(3)医疗、保健和社会福利设施,包括保健医疗设施、自然公园(即风景区)、社会福利设施。(4)学校。(5)公路,包括一般公路和收费公路。(6)铁路,日本国有铁路、“日本铁路公团”、“本州四国渡桥公团”(铁路部分)、“帝都高速交通营团”、公营地下铁路等单位的投资。(7)港湾。(8)航空,包括机场及导航设备。(9)电信。(10)国土整治与保护。整

2、治河流,建水坝,防沙,修整海岸,治山。(11)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基础设施。(12)其他。包括自然灾害后的复原、政府机关设施的维修、社会文化、教育、福利、体育设施、自来水、国营电力、煤气、能源开发、邮政设施、交通安全设施等等。世界经济论坛和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将基础设施分为两大类:1.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及利用率。包括:(1)可耕地面积;(2)全部本地人均金属产量;(3)煤炭年人均产量;(4)年人均石油产量、天然气产量、发电量;(5)水力发电和火力能源与能源需求总量比重;(6)核电占总电量的比重;(7)能源丰度;(8)能源消耗系数与弹性;(9)石油与石油产品的进出口变化;(10)非能源原

3、料自给率;(11)稀缺资源的替代能力等等。2.基础设施的适用性和灵活性。包括:(1)资源再利用率;(2)政府管理的资源程度和数量;(3)人均电话机拥有量;(4)国际电传往来业务量;(5)电子数据设备生产量和销售量;(6)办公设备生产量和销售量;(7)电讯设备生产量和销售量;(8)工业用户对公用事业使用费;(9)对基础设施的商业需求满足程度;(10)零售和分配系统的效率;(11)批发商对产品性质、质量、价格和可获得程度的控制权利等等。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分类实例对基础设施的涵盖范围是不完全相同的,这是由于对基础设施这一概念的理解差异所致。但其主要内容还是基本一致的,都包括自然资源、能源动力、交通

4、运输、邮电通讯以及信息处理系统等。事实上,基础设施的实物形态既很庞杂,又很具体,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基础设施内部各子系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二、基础设施的供给和消费特征 美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在其著名的论文《东欧和东南欧的工业化问题》以及后来的《“大推进”理论笔记》中对其作为大推进理论基础的三种不可分性(生产函数,特别是社会间接资本供给上的不可分性、储蓄的不可分性、市场需求的不可分性)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认为,社会间接资本(即基础设施)供给上的不可分性是其一个典型的特征,也是发展过程中外在经济的最重要的源泉。这种不可分性主要表现在:1.基础设施“配置上的大规模的初始集聚性”由于基础设施

5、项目规模大、配套性强,必须同时建成才能发挥作用,因而一开始就需要有最低限度的大量投资作为其创始资本。比如,要建成一个水力发电站,不仅需要整修河道、建筑水坝和水库,而且需要建设电站建筑物,购买电机设备、建设输电系统、修筑公路、安装通信设施、建造有关生产服务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等等。这样,工程一开始就要有大规模的投资预算,而且这些投资缺一不可。先投资建设水坝,没有发电设备和必要的通信设施,即使电站建成了也不能投入使用。要修建一条由蒙特利尔到墨西哥城的通信线路,光购买通信器材还不行,还必须铺设电缆、修建中继站等。修筑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亦是如此。因此,基础设施必须有一个最小规模的大额投资才能建成,并

6、且要有相应的辅助设施才能投入使用,形成生产能力。否则,如果投资量小,或工种不配套,即使项目建成也无法产生效用,只会半途而废甚至造成浪费。2.基础设施“有较长的酝酿期”与直接生产部门相比,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投资资金难以在短时期内得到回收。以交通运输业为例,一般铁路线路的建设需要5—8年的时间,加上建设前期的工作,往往需要十多年的时间,大型运输网的建设则往往需要几十年的时间。3.基础设施在时间上的不可分及不可逆性基础设施“必须在时间上居先于其他直接生产性投资”。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因此必须在建设时间上先行一步。从发达国家工业化初期的经验来看,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速度都普遍高于

7、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同样如此。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只有运输业等基础设施超前发展了,才能有助于消除各地区在自然条件上的差异,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形成生产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集中,大大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有人认为基础设施服务属于“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实质上,由于基础设施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不同部门间、部门内部和各种技术类型之间,基础设施产业的经济特征大不相同。既有纯公共物品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