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与血型课件资料.ppt

输血与血型课件资料.ppt

ID:57247978

大小:2.13 MB

页数:42页

时间:2020-08-07

输血与血型课件资料.ppt_第1页
输血与血型课件资料.ppt_第2页
输血与血型课件资料.ppt_第3页
输血与血型课件资料.ppt_第4页
输血与血型课件资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输血与血型课件资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情景:一天,在某道路上发生了一起的士与大客车相撞的事故。车祸!快打120这时候医生及时赶到现场,发现的士的司机和乘客受伤,严重失血。为了抢救伤者,医生决定给伤者输血。在输血前医生应该先做什么呢?如何在血库中选择血液给伤员输血呢?假如你是医生:鉴定伤者的血型。选择与伤者血型一致的血液。输血与血型一.血型的发现血型的发现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很敬畏地看待血液,认为它是生命的源泉,并试图用血液来延年益寿或者是挽救生命。1492年罗马教皇生病,喝了3个男孩子的血,结果连他在内4个人全部送了命。血型的发现(输血的变迁)1

2、7世纪英国医生哈维发现血液循环以后,人类就开始进行输血的尝试。历史上的第一次输血是英国人罗维尔在1665年进行的。他把一条失血过多濒于死亡的狗的静脉与另一条健康狗的静脉用鹅毛管连接起来。失血的狗逐渐从濒死状态恢复过来。第一次给人体输血是1667年6月15日,法国国王的御医丹尼斯将一只羊羔的血输入一个15岁的男孩体内,这个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此后他又进行了多次输血试验,也安然无恙。但他在1668年的一次试验中,却以失败而告终。他给一名患者输动物血,第一次输血后病人病情有所好转;第二次输血后,病人出现发热、腹痛

3、、大汗、血尿等症状,第三次输血后病人死亡。死者妻子告丹尼斯犯有杀人罪,为此,法国议会特别制定法律:不许再进行输血。此后,输血实验中止了150年。1829年,英国医生布伦德尔第一次完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输血试验。但是这一成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以后的试验结果还是令人失望,大多数病人死亡,只有少数病人得到康复,到底是什么原因在作怪呢?兰德斯坦纳(K.Landsteiner)1868年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维也纳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继续留校,学习化学。1900年发现A、B、O3种血型。1919年在荷兰巴库的一所医院工作。

4、1922年赴美,受聘于洛克菲勒研究所。193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1943年逝世。经过兰德斯坦纳进一步的研究,人类的红细胞含有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人类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做抗A凝集素,抗B凝集素.红细胞红细胞凝集成团为什么一个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这些红细胞会黏结在一起,也就是发生凝集;遇到另一些人的血浆时,却不会发生凝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现在最常用的血型系统也就是ABO血型,是沿用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的分类方法,即将人的血液分为

5、A型、B型、AB型、O型四种。除了ABO血型系统外,人类还有一些其它的血型系统,比如Mn、Rh血型系统等。二.血量和输血人体内的血量相对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体内所含血液总量约为每千克体重60~80ml.失血对身体的影响失血量后果超过1200~1500毫升会发生生命危险800~1000毫升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三.安全输血输血关系表:某人的血型可接

6、受的血型可输给的血型ABABO△注意:大量输血时,仍需实行同型输血O型—“万能输血者”AB型—“万能输血者”A、OB、OA、B、AB、OOA、ABB、ABABA、B、AB、O1、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输血的原则3、大力开展成分输血,做到有目的使用血液。2、异型血只能输入少量,大量输血仍应输入同型血输血时,应以__________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输入少量的________血,AB血型的人,除可输入O型血外,也可输入少量_____或_____血。O型A型B型输入同型学以致用思维拓

7、展成分输血技术输血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有些患者只是缺少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并不需要输全血(含全部血液成分)。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请分析下列患者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1)大面积烧伤患者;(2)非缺铁性贫血患者;(3)血流不止者。提示:烧伤病人主要是血浆量减少、贫血可能是因为红细胞量不足、血小板可以促进凝血、加速止血。(1)应输入大量血浆;(2)输入红细胞;(3)输入血小板。四.无偿献血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作

8、为一个健康的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无偿献血人人有责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可见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反而对人体有益,如促进骨髓的造血功能、促进血液的更新等。献血常识我国《献血法》规定:我国公民献血年龄为18-55周岁,两次献血间隔为6个月以上,每次献血量为200-400毫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