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247902
大小:2.74 MB
页数:33页
时间:2020-08-07
《南方经济的发展课件说课讲解.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课件秦岭淮河请同学们阅读地图,指出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区分南方和江南的地理范围、找出南北方的两条大河观察地图、思考:北方的郡的数目远远多于南方,说明了什么问题?北方人口稠密、经济繁荣南方地广人稀、经济落后秦朝时设立的四十七郡图汉朝时期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nòu,锄草)。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汉书》这段话说明汉朝时期南方经济是什么状况?南方经济落后于北方耕作方式——北方:铁器、牛耕南方:火耕水耨谋生手段—
2、—北方:饲养、种植南方:狩猎、采集汉汉朝时期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汉书》以上两则材料说明:秦汉时期,流域人口多,经济中心在。黄河北方自学指导:阅读课文107——111页,思考问题(先从书中勾划出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归纳,8分钟)1、你认为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为什么会得到发展?(发展原因)2、江南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三国两晋时期这些瓷器反映了当时南方经济出现了什么新情况?三国两晋时期,南方已经饲养家禽家畜了,手工业也取得了很大成就,说明南方经济较秦汉时期有了很大进步。南朝时期江南之为国盛矣。……民户繁育,将曩时一矣。地广
3、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鄠杜之间,不能比也。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郡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原文大意……民户越来越多,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土地辽阔,物产丰富,百姓勤劳,努力耕种。如果一年大丰收,就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会稽地区临海靠湖,有良田数十万顷,肥沃的土地价格很贵。这是关中的鄠杜地区根本不能比的。荆州的富饶,扬州的肥沃,渔、盐、物产和木材的丰富,可以满足各地区的需要。各种丝织品和麻织品足可以供应天下人使用。请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自学指导(二)默读
4、课文110页,思考问题:(先从书中勾划,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5分钟)江南经济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活动分为两组。第一组说明农业的发展,第二组说明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开辟湖田改进耕作技术兴修水利农作物品种增多饲养家禽、家畜手工业的发展纺织业:技术进步冶铸业:发明灌钢法制瓷业:青瓷烧制技术高造船业:造船技术发达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初步发展城市繁荣人口众多洞庭湖太湖鄱阳湖湖田建康,今南京精美的丝织品青瓷青瓷香薰青瓷莲花尊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一直都很优越,但为什么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才快速向前发展呢?想一想二、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1.自然条件优越2.战乱较少,社会较
5、安定。淝水之战东晋胜利,保证了南方的安定。3.大量人口南迁4.南北人民的辛勤劳动5.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北方的战乱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西晋后期:西北少数民族向中原推进北方人民南迁他们南迁到了今天的哪些省份?——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和祖逖相关的成语闻鸡起舞祖逖充足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北人民共同努力,开发南方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你能从这些图片中获取哪些有关淝水之战的信息?交战时间:383年交战双方:东晋——前秦交战地点:寿阳,今寿县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和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淝水之战战争的结果:东晋的胜利对南方经济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6、东晋胜利东晋淝水之战的胜利,再一次阻止了游牧民族南下,使南方经济发展的进程没有被打断。二、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1.自然条件优越2.战乱较少,社会较安定。淝水之战东晋胜利,保证了南方的安定。3.大量人口南迁4.南北人民的辛勤劳动5.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自然条件优越战乱较少,社会较安定。淝水之战东晋胜利,保证了南方的安定。大量人口南迁人民的辛勤劳动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农业的发展开辟湖田改进耕作技术兴修水利农作物品种增多饲养家禽、家畜手工业的发展纺织业:技术进步冶铸业:发明灌钢法制瓷业:青瓷烧制技术高造船业:造船技术发达商品经济的
7、发展商品经济初步发展城市繁荣人口众多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学习历史,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假如你是一位历史学家,在品读了《江南春》后,会对南朝的情况作出什么推论?再查阅相关资料,看看你的推论是否符合史实。品诗知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