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讲课教案.doc

降水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讲课教案.doc

ID:57239416

大小:4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8-07

降水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讲课教案.doc_第1页
降水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讲课教案.doc_第2页
降水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讲课教案.doc_第3页
降水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讲课教案.doc_第4页
降水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讲课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降水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讲课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降水技术质量保证措施精品文档降水技术质量保证措施1降水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1)井位要求1)井位施放时必须详细调查核实场区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当无法确定时可采用人工开孔的方法,当确认地下无各种管线后方可施工;2)为避开各种障碍物,降水井间距可作局部调整,但间距最大应≯(设计“标准井距”×130%),且降水井总量不得减少。如无特殊要求,对于暗挖工法,井距结构外轮廓应≥2.5m。3)土方开挖施工前,降水井应已施工完毕。(2)井身结构误差要求井径误差±20mm;垂直度误差≤1%;(3)成井方法要求在场地条件允许时

2、,应优先选择反循环方式成井;选用其它成井工艺时,应着重注意洗井的效果以满足设计要求。(4)填料要求1)含水层段砾料应具有一定的磨圆度,砾料含泥量(含石粉)≤3%,粒径3~7mm;对含水层以上部分的砾料,在磨圆度和粒径方面可适当降低要求,但严禁使用片状、针状石屑;2)要避免填料速度过快或不均造成滤管偏移及滤料在孔内架桥现象,洗井后滤料下沉应及时补充滤料,要求实际填料量不小于95%理论计算量。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5)洗井要求1)洗井要求达到“水清砂净”;2)下管、填料完成后应立即进

3、行洗井,特殊情况如上路施工,成井-洗井间隔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3)采用隔离塞分段洗井,如果泥浆中含泥砂量较大,可先进行捞渣,再进行洗井;4)当常规洗井效果不好时,可加洗井剂浸泡后再洗井。(6)抽水要求1)土方开挖前的超前抽水时间不少于15天;2)抽水含砂量控制:为防止因抽地下水带出地层细颗粒物质造成地面沉降,抽出的水含砂量必须保证:粗砂含量<1/5万;中砂含量<1/2万;细砂含量<1/1万;3)首次(洗井后抽水前)含砂量检测合格后,在抽水期间间隔时间不超过3个月定期进行含砂量检测,异常情况下应根据情况

4、加密检测次数。(7)质量标准降水质量标准详见表3.4.6-1表3.4.6-1降水质量标准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1排水沟坡度%1-2目测坑内不积水,沟内排水通畅2井管垂直度%1插管时目测3井管间距(与设计相比)mm≤150用钢尺量4井管插入深度(与设计相比)mm≤200水准仪5过滤砂砾料填灌(与计算值相比)%≤5检查回填料用量2降水工程的辅助措施和补救措施降水工程是一项受多种因素影响较大的工程,即使一个较完善的降水工程设计往往在工程实施工程中还要做

5、多次调整。地铁四号线、六号线经过西站战前建筑,地上地下建筑物、管线多且分布复杂,周围各类民用建筑、古建筑、属于危改类建筑较多,在降水范围内,为保证降水工程的顺利实施,对古建筑及周边民房不造成危害性影响,必须要采取以下辅助或补救措施。(1)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由于降水期较长,局部排水量较大,沿线过去的地下水均衡关系将发生较大变化,必然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为了较准确地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监测点的布设应掌握以下原则:1)排水量较大的车站周围,抽水影响半径以内呈放射状布设观测孔;2)抽水影响半径以内的高大建筑

6、物、古建筑、危改类建筑与抽水系统之间布设观测孔;3)不同含水层位布分层观测孔,取水样孔。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精品文档(2)建立沉降监测网在降水工程实施之前,要根据降水设计中计算的抽水影响范围和该范围内的典型建筑(高大建筑、古建筑等)布设沉降观测点,在抽水期间要进行连续沉降观测,若累计沉降量接近预警值(根据不同类型建筑确定的不同预警值)时,及时上报有关单位采取必要措施。(3)潜水残留水处理由于受潜水含水层底板凹凸不平的影响,或存在局部粘性土夹层,在含水层底部会产生残留水,这部分水若处理不好

7、将带出地层中大量细颗粒物质,使基槽边坡土扰动出现坍塌,影响基槽开挖和基础施工。出现这种情况时,为防止坑壁塌方,应放慢挖槽速度,及时在坑壁做盲管导流,并在槽边挖盲沟集水,再将集水排走。导流盲管一般采用长0.5m的φ25塑料管,做成花管缠80目尼龙纱网。盲沟一般贴坑壁挖,宽300mm,深300mm。为防止水流将基坑底细颗粒物质带走造成基底土扰动,应在盲沟中填φ4-6mm砾石。3降水工程的环境影响和处理措施(1)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若通过沉降监测发现建筑物沉降已达到危险程度时,必须立即停止抽水,查明引起沉降的具

8、体原因,当确认是降水所引起时,应马上采取回灌措施。在沉降区域施工回灌井,回灌井与降水井之间的距离必须>5.0m,回灌井点的具体设计应根据具体发生沉降的情况来定。(2)地下水资源保护本工程地铁四号、六号线范围降水井设计深度为25~35m,长期降水对区域地下水位影响很大,可考虑采用回灌方法保护地下水资源,为了不影响深层水的水质变化,应采用“前抽后灌”方法,在距抽水区域200m距离内施工回灌井,将同样水质的水回灌到地层中,以缓解区域水位幅度下降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