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课件.ppt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课件.ppt

ID:57232584

大小:56.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8-04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课件.ppt_第1页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课件.ppt_第2页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课件.ppt_第3页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课件.ppt_第4页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堂作文一、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70分)嘉靖三十四年,时任兵部员外郎的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被治罪处死,他书写的绝命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至今流传。1916年9月,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的李大钊为友人书写此联将“辣”改成了“妙”而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传诵甚广。1967年9月6日,杨联陞向恩师钱穆“求字”,恳请钱穆先生书写“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以“平肩亦可分担道义,庸手犹当勉著文章”自我警勉;而钱穆先生为杨联陞书写时改为“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两字之改,再出新意,传为佳话。这几个不同版

2、本的对联,你最喜欢哪一个?请写一篇文章,明确你的选择,并阐述你的理由、观点和态度;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二、审题题目要求是“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这一对联的源、流演变中的选择,选出自己“最喜欢”,其实,内在是在选择中看出考生对“担当”的理解。可以说,选择是表面的任务要求,选择理由的深层阐发是内在的任务要求。因此,“如何担当,怎样担当”是这首作文题的写作思维及运笔的重点。这道作文题目不妨称之为“内窥式”写作,既然考生择一“最”,就要内窥入深,否则就有浅尝辄止之嫌。当然,“内窥”为最用力的功夫,还

3、要有“外延”的能力。考生要引得进去,爬得出来,在咬文嚼字上用足力道,既能言出所选择的内在深意,又能结合此联中传达的历史内涵、文化意义以及当下的时代需求,当然,如果能深知材料中所涉及的前因后果和时代背景,写出文章,有书卷气而无书呆子气,则可能为佳作。题目是需要咬文嚼字的功夫,也是有着相当难度。应该说,这道作文题是向着高难度去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每个人对儒家文化内在逻辑的不同侧重的理解,却又是借一对联入题,切口小,入口小,又不可绕道而行。不需要回答要不要“担当”,这个无需回答,而是要“担当”,只不过,在选择某一版本的对联后

4、,需要回答“需要这样的担当”,“为什么需要这样的担当”。在此前提下见仁见智,考生可以从杨继盛、李大钊、杨联陞、钱穆四先生拟联中任选一联来理解,但不要超过一个,否则违背要求。考生需要阐述“最喜欢”的理由、观点和态度,若泛泛而谈、蜻蜓点水,则难以出高分。(一)材料解析1.杨继盛“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铁肩”比喻勇于承担重任的强者。“辣手”本意是毒辣的手段,引申义是能手,对某方面熟悉的人。“铁肩”与“辣手”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强势而霸道的形象,是一个风风火火的事业型人才,是一个狂飙突进、横冲直撞的子路般的担当者。这则材

5、料的“担当”有一股子路见不平的“愤”。(备注:明知不能成功,明知必死无疑,依然慷慨而行。……而在西方人的眼中,这更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违反逻辑的行为。而在中国古老的哲学中,这种行为有着一个恰如其当的名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我深信,这正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魂魄。——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谈及杨继盛。)2.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妙手”常见组词是“妙手回春”,一个“妙”在技艺和能力方面相对于“辣”的机械和激进,要婉曲和精明不少。“妙手”指精妙的手艺,手法,用“妙手”来写文章,可见人在传道受业方面需要有点受众意识

6、,要让受众能接受你的道义。然而在勇于担当方面,在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还是要“知其不可而为之”的。3.杨联陞“平肩担道义,庸手著文章”——“担道义”何尝是英雄豪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平民的肩膀也能或多或少的分担一点,哪怕是为自己的成长和幸福承担责任。“庸手犹当勉著文章”降低了自我过高定位所带来的负累和压力,意在强调,无论你资质平庸还是天资聪颖,都应该勤勉地“著文章”。在倦于学之际,在愿有所息一念之间时能警醒自己:生无所息。钱穆是国学大师,学生杨联陞是海外汉学的先驱者,师生二人在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诸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7、,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挽救并匡扶了中华文脉(1967年的历史背景与师生二人的身份不言自明)。此外,杨教授还曾任赵元任先生助手,与胡适论学谈诗二十年,谊兼师友,被称为“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汉学界的检察官”。4.钱穆“双肩担道义,只手著文章”——化用傅尃(bù)《夜吟寄钝剑》:“风云只手开天地,道义双肩并古今。”钱穆作为老师,往往有更深层的意蕴,他不但肯定了杨联陞的自勉,而且赋予“双肩”和“只手”一个最直观的意思,即“简单”或“单薄”。人人有“双肩”,人人有“只手”,无需吹得天花烂坠,我们担当,无非就是举手投足之间。“担当

8、”不是暴虎冯河,更多的是无所谓、有所为。钱杨师生对这幅对联的改动(窜改),各有深意,而钱的改动,更是一种升华。(二)核心概念阐发:“道义”与“文章”我们发现,四则对联都有“道义”和“文章”。道与义在古代是各自独立的两个问题,《论语》对“道”与“义”都有论及。关于“道”,《论语•学而》中记载有子提出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思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