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226841
大小:14.84 MB
页数:58页
时间:2020-08-04
《脑中线间腔(透明隔腔、Verga腔及中间帆腔)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脑中线间腔的影像诊断与鉴别屏山县中医院放射科杨贵目录1.透明隔腔(第五脑室)A2.Verga腔(第六脑室)B3.中间帆腔(第三脑室上池)C5.脑中线间腔的鉴别E4.脑中线间腔囊肿D6.脑中线间腔分型及临床表现F胼胝体:它是联络左右大脑半球的纤维构成的纤维束板。在大脑正中矢状切面上,胼胝体呈弓状,前端接终板处称胼胝体嘴,弯曲部称胼胝体膝,中部称胼胝体干,后部称胼胝体压部。胼胝体纤维进入两侧半球后散开,投射到整个半球皮质。它把两大脑半球对应部位联系起来,使大脑在功能上成为一个整体。对于两半球间的协调活动有重要作用。脑中线间腔周
2、围解剖结构概要在脑的中线前部有三个潜在的腔隙,分别是透明隔腔(CSP)、Verga腔(CV)和中间帆腔(CVI)。要正确认识和鉴别诸间腔,首先必须对间腔周围解剖结构有清楚的认识。穹窿:是大脑海马至乳头体的弓状纤维束。主要由海马的传出纤维组成,海马的大锥体细胞的轴突先沿侧脑室内表面走行,称室床,继而在海马内侧集中成海马伞。后者于胼胝体压部下方向后上行,绕过压部,形成穹窿脚,继绕过丘脑后端,左右汇合形成穹窿体。在体形成处,两半球的海马结构之间,有大量纤维相互投射至对侧,形成一薄的白质层,称穹窿连合。穹窿体继续前行,在室间孔上方
3、,左右纤维再次分开形成穹窿柱。此柱又分为两小部:在前连合前方下降者,称为连合前穹窿,主要止于隔区和扣带回;在前连合的后方下降者,称连合后穹窿,主要止于乳头体核、板内核前部、丘脑前核群、下丘脑外侧区和中脑网状结构。透明隔:是两侧侧脑室中间的一厚约1.5-3mm的双层半透明薄皮髓质板(间隔膜)。透明隔是两侧侧脑室中间的一厚约1.5-3mm的双层半透明薄皮髓质板(间隔膜)。在胚胎3个月时,胼胝体发育跨中线形成透明隔腔及Verga腔。到胚胎6个月时,两个腔由后向前逐渐融合而消失,如到一定年龄尚未融合且由液体填充,即形成透明隔腔及V
4、erga腔。1.透明隔腔(第五脑室)透明隔腔前界为胼胝体膝部,后界为穹窿柱,上界为胝胝体体部,下界为胼胝体嘴和前连合,两侧壁即透明隔小叶(薄皮髓质透明板)。透明隔腔(第五脑室)与Verga腔(第六脑室)不属于脑室系统,因为它没有脑室所具有的室管膜,可能仅是一个“别称”或认识上不足的“误称”,但它经常与侧脑室或三脑室相通,因为在气脑造影时可积满气体,那些不与脑室系统相通者,腔内的脑脊液通过透明隔膜过滤和隔膜静脉及毛细血管重吸收。根据尸检显微镜观察,在胎儿和早产儿,CSP的存在率为100%,足月后迅速减少,出生后1个月为85%
5、,2个月为45%,3-6个月为15%,6个月至16岁为12%,在成人多为12-20%。在CT和MRI上确定的CSP要少得多,新生儿为83.3%,1岁以内为3.9%,1-5岁为2.2%,6-9岁为1.1%,10-14岁为1%。影像表现CT:两侧侧脑室额角间呈三角形(底在前,尖向后)、边缘清楚的低密度影;CT值与脑脊液相同;双侧侧脑室前角无移位及变形;增强无强化。MR:位置、形态与CT表现相同,信号:呈长T1长T2信号,FLAIR呈低信号;增强无强化。透明隔腔(第五脑室)Verga腔及(第六脑室)分型:间隙混合型(CSP+CV
6、)透明隔腔(第五脑室)Verga腔及(第六脑室)分型:间隙混合型(CSP+CV)知识延伸透明隔腔(CSP)又称为第五脑室。国内的所有的教材、文献其定义皆大致相仿,而几乎所有医务工作者也笃信此定义。而在国外的文献中,“第五脑室”通常被定义为位于脊髓圆锥并由室管膜组织包绕的囊腔,也称终室。由于第五脑室发育多变,可以是与脊髓相通的单个囊腔,也可以是与脊髓中央管不相通的孤立囊腔。备注:“第五脑室”这一概念由Krause(克劳斯)于1875年提出。参考文献《重新正确认识第五脑室的概念及其影像表现》(《中华放射学杂志》2016年6月第
7、50卷第6期)我们常说的“第五脑室”就真的错了吗?第一、国内很多文献里,并没有将透明隔间腔即我们认可的第五脑室称为真正的脑室系统。而且大多数文献都可查到以下类似的表述——透明隔腔和韦尔加腔虽被称为第五和第六脑室,但是不属于脑室系统,并且提出其内壁未衬有室管膜细胞,不具备脑室的组织结构特征。所以国内众多医务工作者早就认识了我们常写的第五脑室并不是真正的脑室系统。第二、国内中文医学资料包括医学教科书、著作、文献及网络文字中,之所以将透明隔间腔称为第五脑室。本人认为此称呼更多的是从解剖位置来定义的,比如第六脑室,这样更方便大家对
8、该处扩张的囊腔进行标示,而并不代表我们认可其组织结构;所以我们常写或者常表达的第五脑室如果用此分类来看,并不是错误的。第三、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外文章已用“终室”一词来替代位于脊髓圆锥的“第五脑室”。所以,将脊髓圆锥处的囊性腔室称为第五脑室可能并不符合解剖分类或者标示,虽然在组织结构上符合脑室的定义,但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