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2-人体感知课件.ppt

人体工程学2-人体感知课件.ppt

ID:57223463

大小:4.50 MB

页数:35页

时间:2020-08-04

人体工程学2-人体感知课件.ppt_第1页
人体工程学2-人体感知课件.ppt_第2页
人体工程学2-人体感知课件.ppt_第3页
人体工程学2-人体感知课件.ppt_第4页
人体工程学2-人体感知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体工程学2-人体感知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HumanFactorsEngineeringHumanFactorsEngineering第二部分人体感知1感觉和知觉特征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运动觉、平衡觉等。1.1感觉的基本特征1.1.1感觉的适宜刺激能够引起感觉器官有效反应的刺激。(表2-1)感觉类型感觉器官适宜刺激刺激起源识别外界的特征作用视觉眼可见光外部色彩、明暗、形状、大小、位置、远近、运动方向等鉴别听觉耳一定频率范围的声波外部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声源的方向和位置等报警联络嗅觉鼻

2、腔顶部嗅细胞挥发的和飞散的物质外部香气、臭气等挥发物报警鉴别味觉舌头上的味蕾被唾液溶解的物质接触表面酸、甜、苦、辣、咸等鉴别肤觉感受皮肤及皮下组织物理和化学物质对皮肤的作用直接或间接接触触觉、痛觉、温度觉和压力等报警深部感觉肌体神经和关节物质对肌体的作用外部和内部撞击、重力和姿势等调整平衡感觉半规管运动刺激和位置变化外部和内部放置运动、直线运动和摆动调整人体主要感觉器官的适宜刺激及其识别特征(表2-1)1.1.2刺激阈使人从没有到获得感觉的刺激强度的界限值,称为“刺激阈”,它是产生刺激的刺激下限;刺激强度的上限称为刺激极限,也称“痛阈”。从下限到上限

3、称为“感觉阈值”。1.1.3适应感觉器官在持续刺激一段时间后,在刺激恒定不变的情况下,感觉会逐渐减少以至消失。1.1.4相互作用感受能力因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影响而降低。1.1.5对比同一感受器官接受两种完全不同,但属于同一类的刺激物的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1.1.6余觉刺激取消后,感觉可以存在一段极短的时间。同时对比:继时对比:1.1.7补偿当某种感觉丧失后,其他感觉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补偿。1.2知觉及其基本特征1.2.1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的整体反映。产生在感觉的基础上,受知识、经验、情绪、态度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4、。1.2.2知觉的基本特性a、整体性:(a)(a)接近(b)相似(c)封闭(d)连续(a)(b)(c)(d)b、选择性:选择性的取决因素:对象与背景的差别程度;对象在背景上运动与否;人的主观因素。“鲁宾之杯反转图形c、理解性:d、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双关图常见错觉图形e、错觉空间错觉(大小、形状、方向、距离)、运动错觉、时间错觉。室内设计中常用错觉形式人感知的途径:2视觉的功能及其特征视觉系统:眼睛和脑(生理学);视觉和知识经验(心理学);人眼可以感觉到的光波波长大约是380-780nm。2.1视觉过程人眼的构造;人眼成像

5、的视觉过程:2.2视觉功能是视觉器官对客观事物识别能力的总称,包括视角、视力、视野、对比感度和视觉适应。2.2.1视角被看目标物的两点光线投入眼球时的夹角。眼睛能分辨被看目标物最近两点的视角,称为临界视角。α=2arctg(D/2L)2.2.2视力视力是眼睛分辨物体细节能力的一个生理尺度视力=1/临界视角2.2.3视野当人的头部和眼球不动时,人眼能观察到的空间范围。颜色视野是指颜色对眼的刺激能引起感觉的范围。2.2.4视距人在工作过程中正常的观察距离。(表2-3)一般操作的视距范围在380-760mm之间,在560mm处最为适宜。2.2.5对比感度2

6、.2.6视觉适应人眼随视觉环境中光量的变化而感受性发生变化的过程,分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与明适应曲线:(图2-13)2.2.7颜色辨认人能感觉到的光谱波长和频率与颜色相对应。(表2-4)色光混合规则:a、人的视觉只能分辨颜色的三种特性:明度、色调、饱和度;b、混合色中,如果一种成分连续变化,混合色的外貌也会连续变化;c、颜色相同的光,无论它们的光谱组成是否相同,在颜色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d、混合色的总亮度等于组成混合色的各颜色光亮度的总和。2.2.8视觉特征观察方向;偏离视觉中心时,在相同的偏离条件下的优先顺序;双眼协调动作;获得视觉印象的最短时

7、间为0.07-0.3s,平均0.17s;对运动目标的鉴别,速度大于(1’-2’)s;眼睛对表面与轮廓比形体更为注意,直线轮廓比曲线轮廓更易于接受;观察人时;阅读时眼睛作单挛运动。3听觉机能及其特征以时间上的连续为特征,属于慢速的信息传递;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沟通渠道。3.1听觉器官和听觉过程3.1.1听觉器官耳的解剖示意图:(图2-15)3.1.2听觉过程第一阶段:将声波转变为机械振动;第二阶段:将机械振动转变为液体波动;第三阶段:将液体波动转变为神经冲动;3.2人对声音的分辨能力频率:听阈频率范围:20-20000Hz感受性最高:1000-4000Hz

8、;声强:两种声音声强相差26%或声压相差12%才能被人识别;音调:基底膜长、短纤维的振动。3.3方向敏感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