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7211095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8-06
《奥陶纪古地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奥陶纪古地理特征:早期基本承袭寒武纪的古地理、古构造特征,晚期华北板块主体抬升,华南盆地规模的收缩加剧。华南地区奥陶纪自西向东依然为:扬子克拉通、江南被动大陆边缘及华南裂谷盆地三个沉积区华南裂谷盆地逐渐萎缩,中奥陶世后萎缩加剧,导致O3的古地理格局明显变化1宜昌黄花场剖面O1:三游洞组:白云岩,鸟眼构造、生物扰动构造发育,化石稀少,能量较弱的半闭塞台地沉积南津关组:含鲕粒及亮晶砂砾屑灰岩为主,内碎屑分选、磨园较好。上段发育大型交错层理,有垂直或倾斜的生物钻孔,异地埋藏的腕足类、三叶虫、双壳类及海百合等碎屑,台地边缘浅滩相带分乡组:下部以亮晶灰岩为主,生物类别丰富,可形成生物骨架
2、结构,内碎屑分选磨圆好,反映为台地边缘礁或滩相。上部夹泥页岩,含笔石和完整保存的小型腕足类,说明水体逐渐变深,为开阔台地相红花园组:以生物礁灰岩、砂屑灰岩为主,生物既有底栖型,也有游泳型,属生物礁相中奥陶世:大湾组:紫红色瘤状泥灰岩,夹页岩、薄层灰岩、生物灰岩、海绿石灰岩。为浅海陆棚环境。牯牛潭组:为泥质条带灰岩夹页岩,发育水平层理,生物种类繁多,保存完整,底栖和浮游混生,说明为水能量较弱的浅海陆棚环境晚奥陶世:庙坡组:只有3-5米,以黑色页岩为主,含丰富的笔石,半闭塞的陆棚边缘盆地宝塔组:典型的收缩纹灰岩,这种收缩纹是成岩过程中上覆的负荷使胶体脱水形成的裂纹,反映较深的浅海陆
3、棚环境临湘组:灰黄色瘤状泥灰岩,环境与宝塔组类似五峰组:典型滞流盆地的笔石页岩沉积,上部观音桥层壳相泥质灰岩沉积是全球海平面下降的记录2横相变化奥陶纪是地史上海侵范围逐渐扩大的时期。(1)早中奥陶世。扬子区的古地理面貌与中晚寒武世相似,为巨大的镶边碳酸盐台地,内部自西向东南方向排列不同的岩相带:滨岸碎屑岩,开放台地的碳酸盐为主,台地边缘浅滩,碳酸盐台地。(2)晚奥陶世早期。西部古陆扩大,扬子区均以碳酸盐沉积为主,夹少量泥质。庙坡组黑色页岩是水下滞留盆地,与大田坝组浅水碳酸盐是同时异相沉积。(3)晚奥陶世晚期。早期海侵规模最大,沉积了瘤状泥质灰岩。晚期海平面下降,西部康滇古陆与滇
4、黔桂古陆连成一片,造成五峰期的滞流海盆典型的笔石页岩相。3奥陶纪古大陆边缘(1)东南大陆边缘。西部为湘桂次深海(湘中地区奥陶系是一套深灰至灰黑色含碳质、硅质的笔石页岩,代表一种非补偿滞流还原环境)东部为浙皖次深海(浙西早中奥陶世也为滞流环境的笔石页岩相晚奥陶世沉积了一套巨厚的浅水浊积岩)(2)华南裂谷盆地。早奥陶世古地理格局与寒武纪相似,也由闽粤浅海相和赣粤桂次深海相二个大相带控制,寒武纪末云开和粤东上升成陆,沿着古陆周缘规律地出现滨海、陆棚次级环境分布。中奥陶世以后,华南盆地加速萎缩,晚奥陶世为厚度较大的浊积岩。奥陶纪末华南区主体成陆(3)北部大陆边缘。与寒武纪相似。西缘早奥
5、陶世、晚奥陶世早期是被动大陆边缘砂泥质浊积岩沉积,晚奥陶世晚期转化为浅海碳酸盐台地华北板块碳酸盐沉积。下统发育齐全,岩相稳定。中上统仅在少数地区有沉积1唐山剖面马家沟组:灰岩、灰质白云岩、白云岩,马家沟组局部出现膏溶角砾岩,代表浅海—潮上环境。亮甲山组:向上渐变为白云岩,化石稀少—潮上蒸发环境下部为灰岩,含底栖生物,为正常浅海环境冶里组:厚层灰岩夹竹叶状灰岩及页岩,砾石表面无氧化圈,含三叶虫、腕足类和树形笔石,环境为潮下浅海,没有暴露出水面2古地理O1:地势北低南高,早期以德州—石家庄为界,北部为正常浅海环境;南部属上潮间—潮上蒸发环境,地层厚度向南减薄。晚期南部继续抬升成陆上
6、剥蚀区,白云岩向北迁移,在晋南和鲁西北一带形成膏盐沉积O2——海侵范围扩大,下马家沟组向南、向西北方向超覆。岩相稳定,海侵广泛,是一套厚层灰岩与泥质灰岩、白云岩O3——地壳上升,华北板块再次成为古陆剥蚀区,仅在西南缘的陕西耀县及宁夏固原一带有沉积3大陆边缘南缘(秦岭洋)——是活动型大陆边缘,发育了丹凤群岛弧型和二朗坪群边缘海型蛇绿岩北缘(古亚洲洋)——从白乃庙至西拉木伦河见早古生代的蛇绿岩套,代表古亚洲洋向南的俯冲消减带两侧洋壳的俯冲作用与板块整体抬升关系密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