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设计原因探素个园的造园手法.doc

基于设计原因探素个园的造园手法.doc

ID:57210863

大小:1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8-06

基于设计原因探素个园的造园手法.doc_第1页
基于设计原因探素个园的造园手法.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基于设计原因探素个园的造园手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于设计原因探素个园的造园手法作者:唐楚虹来源:《现代园艺》2016年第11期        摘要:扬州园林,名满天下。经过岁月动荡,时代更迭,扬州个园以较好的保留状态展现了明清时期的扬州周盐商园林风貌。本文从设计的角度出发,探索扬州个园设计布局的两方面因素,进而加深对扬州盐商园林的认识与理解。        关键词:个园;设计原因;探索;评价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诗人徐凝恰如其分地说出了这座地处江淮的小城在古代文人笔客心中的地位。那一场“谁知西园路,歌吹是扬州”的繁荣曾是多少人想要争相一览的盛景。而如今,想要窥探一二,扬

2、州园林便是不二的选择。清代《扬州画舫录》中李斗曾写道:“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分轩轾。”昔日的扬州园林名闻天下,然岁月沧桑,盛名不再。所幸的是,还留有几处园林,依稀能看到当年盛景,个园便是其中之一。        1依据园主身份而设计        与苏州园林相比,扬州园林有很大不同。其中一点便是园林的主人身份。他们大多以富商为主。个园就是清代盐商两淮商总黄至筠在明寿芝园旧址上所筑。他虽然是一个商人,但却爱结交文人墨客,表示其不俗气节。修建个园,是为了安逸享乐,也更是为了炫富有、榜风雅。就好比个园的名称由来,便是因为园中

3、种植的大片竹林。个者,形如竹叶;竹者,意寓高洁。再联想到主人盐商的身份,不难想到他的“大雅之癖”。更巧妙的是,“个”为孤竹,意为独立不依,挺直不曲。更是显出了黄至筠先生那份想要追求清高的情怀、颇有孤芳自赏之意。在古代四民中,商人虽然富有,然而实际上地位却不高,如果没有些文人风雅傍身,那活脱脱的便是一个暴发户,所以富商皆爱以园林彰显其身份与涵养。        除此之外,人们在园中所看到的那些太湖石和宣石,它们堆叠精巧,形态各异,却都是主人从四处花费巨资买下,再用盐船载回。为何个园的主人会花费如此代价带回这些山石?思来想去,原因应该有二:一是因为这样的山

4、石价格昂贵,非富贵之人不能拥有。拥有一块便能显示出身家财富。二是受到了历史的影响。自宋徽宗以来,中国文人画中的那份“文人写意”就一直被人们在私家园林中追求着。黄至筠一直向往着文人之雅,个园的重建都是让一批著名的文人、画家越俎代庖而成。山石在文人画中有着举重若轻的地位,故也就不难想象这么多精美的石头坐落在这小小的庭院中了。        对于盐商们而言,园林并非仅仅是自娱自乐的后花园,它还有着更重要的用处。个园里存在着2个体量不小的建筑,尤其是靠北面的七开间楼房“抱山楼”,更像是一个庞然大物,矗立在庭院之中,非园林常见的设计手法。造成这种建筑的原因还是由

5、于主人盐商的身份。如此大体量的建筑既能满足社交的需求,又能显示其财力雄厚,同时也满足了主人攀比斗富的心理。虽然园内皆是竹林山水的美景,但那一份附庸风雅的“市井气”却是怎么也消除不了,这也是扬州园林特点之一。        2依据自然环境设计        中国园林的建造,素来讲究地形的运用。而扬州位于江淮平原,地势平坦,因此在规划园林时,与苏杭一带利用天然地形的园林就有很大不同。个园中部为水池,水池南北皆为厅堂建筑,池旁以亭阁点缀,周边以小径相连。这种布局其实在园林中是不常见的,纪录片《园林》曾记录了一段陈从周老先生说过的话:“建筑和亭子须留在一旁,把

6、里面的空间留空,因为在中国最宝贵的就是空间,要让人的思想充满这个空间,园林才能带给人深刻的意义。”然而在个园里,园林中部的水池空间因两旁建筑的存在而略显压抑,未能到达陈老先生所说的那种超脱世俗的境界。但这样的空间却带来了另一番体验:人们坐在这个厅堂建筑里,四周景物仿佛都是绕厅而建,颇有一种“人在厅中坐,景从四面来”的感觉。不得不说,建筑师在进行布局时,考虑更多的还是商人的社交活动功能。        除此之外,在个园里,因为视觉景观的需要,多用花墙山石树木来创造高低落差,形成园林的间隔,造成层次丰富的景色。比如位于西北方向上的太湖石。从人园开始沿着顺时

7、针走,视线便会在不知不觉中被这池水旁青灰色的太湖石所吸引。太湖石凹凸不平,讲究的是瘦、透、漏、皱的特性,远观如奇峰,近看似洞穴。层层折叠之下,颇有一种云翻雾卷的姿态,再将视线抬升,山顶上的那一座小亭恍若就像是隐匿在云雾中的仙楼,一时间看向四周,都不知该从何而上,直到走到另一边的假山旁,才能发现,原来登上“仙云”的天梯竟是藏在山的背后。这样的布局,着实让人惊叹。        个园虽然不大,但是里面的造园手法以及对自然意境的追求却是有着大文章,笔者自愧于所学知识的浅薄,未能将其一一参透。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